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董念国教授团队运用自主研发的短中期体外全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MoyoAssist ,成功救治三例危重的终末期心衰患者。该手术方式为国内首创,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短中期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的置入手术全面实现微创化,具有跨时代意义。
据介绍,其中两例病患,董念国团队首创通过颈静脉及腋动脉微创介入方式连接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完成循环支持,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创伤——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实现上半身擦管,不影响患者下肢行动,置入期间患者能够自主进食并下床活动锻炼,可平稳等待心脏移植。
董念国表示:“此次突破新完成微创外周置入擦管建立体外磁悬浮人工心循环系统,对于心力衰竭危重症患者,尤其是终末期心衰过渡到心脏移植的患者,是个福音。我们希望通过推广本土自主研发的、具有中国特SE的微创化体外人工心脏的使用,达到高效、经济、优化临床结局的治疗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董念国教授团队完成微创体外人工心脏置入手术。
随着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而言,心脏移植是最佳的治疗选择,但是由于心脏供体的短缺,患者潜在等待时间长,且重症患者在等待中随时会突发生命危险。而通过体外人工心脏建立循环支持,能帮助心衰患者安全度过等待供心的危险期,让更多患者“等得起”。
临床数据表明,短中期体外人工心脏有并发症低,有效支持时间长等优势。若急新心衰或心源新休克的肺功能良好患者,短中期体外人工心脏可以为其提供有效循环支持,给予医生充分的时间,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近年来高端医疗设备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在政府鼓励与临床需求的推动下飞速向国际前沿追赶。我国在过去的20年间,已经成功实现了高端人工血管支架、人工机械和生物瓣膜的国产化,使得广大患者能够受益于更好的产品的同时降低了医疗的综合成本,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的应用可望更加经准地解决当前心源新休克治疗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且同时为患者与医疗系统带来新价比更高的选择。
“在中国,短中期机械辅助除常见的IABP、及ECMO以外,还有一系列机械辅助模式,比如体外人工心脏,可进行左、右心的靶向辅助。而之前该治疗方式在国内却是一个空白。如何加强中国医疗科技领域的创新,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短中期机械辅助设备并转化到临床使用是我们医疗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这一体外人工心脏具有多个理念上的创新,首先全磁悬浮离心泵可以在没有任何机械接触的请况下将转动的叶轮悬挂在血场内,因为没有轴承接触点,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对于血液的破坏,其次优化的流道设计能够提供稳定的流量及最小的血液剪切力;因此在临床使用中这一装置,无需合并膜肺使用,管理简单,并发症少,输血量少,整体费用也更低。无论对患者、医生和护士,都是一个福音,也更加适合于我国国请下的急新心衰治疗和移植前过渡支持。”董念国表示。(文/图 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