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花在花后会结出带三棱的椭圆状蒴[shuò]果,内有三枚种子。看到这果子的形态,是不是和之前介绍过的乌桕[jiù]很像?它们都是大戟科的成员。不过乌桕的雌雄花都在一个花序内,巴豆兼有雌花序和雄花序,而且巴豆的蒴果成熟后不会像乌桕果子那样完全裂开。
开裂的乌桕果实 | Kware Ji / Flickr
巴豆的果实 | Vinayaraj / wikimedia
大戟科虽然经过一系列分分合合,约有近一半种类被分了出去,但依然是被子植物中物种数量最多的科之一,大概排在第六名。巴豆属也是一个较大的属,全世界大概有八百多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巴豆就是这八百多种植物的属长,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各省和南亚、东南亚国家。
高度危险的“净化剂”
巴豆是古代南亚各国使用最广泛的草要之一,尤其是印度的阿育吠陀(Ayurveda)医要系统。1569年,葡萄牙医生、自然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阿科斯塔(Cristóbal Acosta)在印度工作期间,对当地人使用各种草要治病的方法很感兴趣,也采集了大量标本。回国后,他出版了一本《东印度群岛草要医要论》(Tractado de las drogas y medicinas de las Indias orientales),其中首次向欧洲人介绍了巴豆这种植物。欧洲学者把它命名为croton,这是一个挺吓人的名字,来自希腊语krótos,意思是蜱虫,指巴豆种子的形状,类似吸饱了血的蜱虫。
巴豆的种子和吸饱血的蜱虫。贴心提示,虫恐者请撤离,非虫恐滑动查看蜱虫图片 | Lindsey Seastone / invasive.org;Bjørn Christian Tørrissen / wiki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