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理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应国) 近年来,祥云县紧盯市场调结构、调品种,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规模化培育绿SE食品重点企业。着力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步伐,促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壮大。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育州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5家、州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2个、家庭农场93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14个、省级现代农业庄园2个、州级现代农业庄园8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个,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高质量打造绿SE食品重点产业。坚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在推进打造绿SE食品重点产业进程中,建成云南省“绿SE食品牌”省级产业基4个、州级产业基地9个、县级产业基地15个。同时,成功认证了“祥云百合”地理标志商标,培育了“云山祥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了9个云南名牌产品、6个云南名牌农产品、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产能。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主线,以开展农田水利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因势利导建设高标准农田,形成县、乡(镇)、村、组(社区)四级农田建设规划体系,集中力量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26万亩(其中改造提升10.82万亩),争取到2025年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53万亩以上,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8.98%。
科学化盘活土地资源。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鼓励农户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12.2万亩,建成粮食基地48.7万亩,年产粮食19.03万吨。同时,建成烤烟基地10.8万亩、蚕桑基地8万亩、蔬菜基地5万亩、核桃基地62.2万亩、红梨基地1.6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