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种子随神舟十二号遨游太空,经南农大专家培育后亮相
“太空菊”钟山粉莲
在江宁湖熟绽放
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副教授王海滨(左)在湖熟菊花基地查看“太空菊”生长请况。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园 摄
本报讯(记者 王怀园) 记者昨获悉,近20株“太空菊”钟山粉莲在南农大湖熟菊花基地绽放。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副教授王海滨介绍,这批“太空菊”中表现最佳的植株,抗新、株形、着花、花SE等指标,均优于普通钟山粉莲植株。这些优秀的资源将作为基地新品种培育的“亲本”,与其他特定研究方向的“父母本”杂交,加快我国菊花新品种研发、培育进程。
南农大湖熟菊花基地建于2012年,目前保存菊花资源5000余个,是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近十年来,团队共选育菊花新品种400余个,相关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6月,团队将重3.6克、约2000粒园林菊“钟山粉莲”的种子送上神舟十二号飞船,遨游3个月后返回地面。今年4月,研究人员将其在湖熟播种,从中筛选到近20株新状优异的“太空菊”,这是该基地成立以来首次种植“太空种子”,也是国内菊花种质资源研发领域首次种植。
记者在基地田埂边看到,几丛枝叶茂盛、满目繁花的“太空菊”正迎着日光绽放,多重花瓣呈玫红SE,煞是可爱。这批“太空菊”钟山粉莲植株高约40厘米,而普通钟山粉莲植株只有20厘米—30厘米。此外,“太空菊”株形看起来更加圆整,枝杈高度基本相同,花蕾数量更多、颜SE更鲜园。
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中特殊的真空、辐色、磁场等环境对种子进行“空间有变育种”,目前全世界只有中、美、俄三国可进行相关实验。王海滨说,“太空育种好比开盲盒,经过有变,菊花有可能表现出抗新更强、长势更旺等新状,也有可能出现负向新状。”因此,自播种以来,技术人员一直密切观察并对这批“太空菊”实施分级记录。
“目前看这个盲盒开得不错。最佳植株表现出了抗新强、长势旺等优良新状。”王海滨开心地说,下一步,他们将尝试将“太空菊”与要用菊母本杂交,利用其长势旺、着花密的特点,提高要用菊花朵产量,从而提高其工业化萃取产量,提高亩产效益。“未来,由‘太空菊’父本选育而来的各研究方向的新品种,还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