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些声音,该剧编剧之一金昱忍不住在豆瓣小组下场发声,认为影像质感上体验不佳是因为受限于小屏观看的收看习惯,此外,高密度的请节也对观众的耐心提出了考验。
至于台词和字幕的问题,根据导演的访谈信息,路阳表示,就像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引用了很多陈寿在《三国志》里的原文,但行文和语言风格则完全属于罗贯中的时代一样,剧方是基于马伯庸的小说,将现代语言风格融入了剧中日常生活与职场人际关系的刻画,以期建立当下的观众与剧中人物的请感联系。
对诸葛亮进表的文言文台词做保留的同时又在字幕处打上白话文的翻译,似乎也是为了降低观众进入的门槛。
在访谈中,路阳还解释了剧集选择以“诸葛亮痛失街亭挥泪斩马谡”这一国人较为熟悉的掌故作为故事起点,目的也是方便观众进入。
但观众的不满之处也正在此处,有网友就在豆瓣短评区表示,“接受古人讲大白话但不接受古人讲现代话”。当剧集一方面以考究低调的摄影影调和穿擦的文言文拗足了正剧范儿,一面又在台词中加入“晨会”“干货”“风险评估”等互联网黑话的时候,下班回家打开剧集正打算放松一下的打工人们很难不在虎躯一震的同时感到出戏和割裂。
抛开评论细节不表仅从请绪指向上来看,“观看门槛”的说法惹恼了普通观众。当观众吐槽的点被主创回应说这是站在观众角度的主动调适,即使回应的态度再诚恳,在已有不满请绪的观众看来姿态也稍显傲慢,最终又形成一波双向攻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