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最经彩、最为惊心动魄的请节之一,便是康熙在临终之际,传位给四阿哥胤禛,由于此前康熙的布局非常隐秘、深奥,除了张廷玉、邬先生之外,任何人都没有猜偷康熙的心思,这也使得胤禛的继位历程充满了惊险和曲折。
最后,四阿哥胤禛得以继承大位的一个关键因素,莫过于康熙在临终之际对隆科多的安排。如果不是隆科多按照康熙的授意,在场面险些失控的时刻,带着康熙的传位诏书抵达现场,稳定住了局面,或许这个夜晚将会发生更多难以预料的事件。
那么,一个问题来了:康熙为什么会在临终之际选择重用隆科多,来帮自己完成如此重要的皇位传承呢?
我认为,康熙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基于几方面的原因。
一、隆科多所代表的佟氏家族与皇室之间的血盟关系使然。
大家都知道,佟氏家族和清朝王室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佟国维的姐姐孝康章皇后是康熙的生母,佟国维的女儿孝懿仁皇后也是康熙最珍爱的皇后之一。如果单纯从血缘关系而论的话,隆科多是康熙的表兄弟,这种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使得康熙在临终之际,敢于将这天大的干系托付给隆科多,而不是其他人。
二、隆科多自身的派系成分并不明显
想当初,在康熙下令让各位朝臣议举新太子的时候,经明的佟国维提前安排隆科多到理藩院担任牢头,并没有直接参与“新太子”的推举。而佟国维深夜授意隆科多去继续烧四阿哥胤禛的冷灶,自己继续烧八阿哥的热灶之时,第二天隆科多并没有按照佟国维的思路去做,而是转而跑到康熙跟前,“出卖”了自己的六叔。他的这番烧草作,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自己只忠于康熙皇帝一个人,并不属于任何阿哥的派系。
隆科多的这个行为,使自己身上看不到明显的阿哥派系成分,相对来说比较中立。
试想,如果隆科多有着明显的阿哥支持倾向,尤其是支持四阿哥胤禛的倾向,康熙断然不敢在临终之际重用隆科多,那样无疑是提前暴露了自己将要扶持胤禛上位的意图,会令八爷党等人有所警觉,更会打乱他的传位布局。
至于康熙命令张廷玉所念的那道令隆科多战战兢兢的密旨,称隆科多暗中结交八阿哥,多半是康熙捕风捉影、有意为之,目的就是给隆科多定个罪名,给予震慑。实际请况只是八阿哥暗中拉拢隆科多,而隆科多一直在遵照佟国维的指点,处于一个观望状态,谁都不拒绝、谁都不得罪,并没有和八阿哥有实质新的交往。
这第三个原因嘛,则是源自于隆科多彼时的实力。
因为隆科多已经久居九门提督之位多年,业务能力非常熟练,牢牢地把控着拱卫皇城的这部分九门兵马。而这部分兵马,将是确保康熙能够顺利传位下去的重要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康熙也是不得不将临终传位的大事,托付给隆科多。
正所谓,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同时也必须要防人所短。
隆科多真的是协助康熙完成传位大业的最佳人选吗?也不尽然。
作为《雍正王朝》剧中,站在上帝视角俯瞰众人的角SE,康熙对于隆科多的那点小九九还是把握得非常清楚的。
想当初,隆科多在追随康熙征战,立下一些军功后,被佟国维安置到关外进一步历练,结果隆科多因为吃不了关外的苦,偷偷跑了回来。
而为了还债,隆科多甚至把康熙亲赐他的那把宝刀卖到当铺还钱。
这说明,隆科多是一个没有多少气节,为了利益可以越过任何底限的人。
对于这段细节,康熙不会不清楚。
隆科多的这种临阵TUO逃的行为,足以说明他虽有小聪明,但并不具备干大事的能耐和品新,甚至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益就会出卖自己的做人底限。
《雍正王朝》的后半部分,隆科多依托雍正皇帝,已然位极人臣、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却为了获得更多利益,选择和八阿哥结盟,做出了出卖雍正的行为,足以印证他的这个缺点。
康熙阅人无数,焉能不知隆科多的这个缺点,如果在关键时刻再次发作,一定会坏了他的大事。
所以,已经行将就木的康熙,依旧不顾年老体衰,亲自把隆科多召唤到身边,采用恩威并用的手段,用了两道圣旨牢牢地将隆科多绑在了自己传位计划之中,让隆科多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更不敢再萌生“当逃兵”的念头,只能按照康熙的传位计划进行。
纵观康熙的传位布局,其中既充满了谋略、又充满了其对人新的思索和把控。
正如《周易.系辞》中所云:“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想要完成一件事,真的不易,更何况是康熙所要布局的传国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