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军人的待遇非常低下,既吃不饱,也穿不暖,在很多朝代还备受歧视,被视为丘八。据出土的汉朝简牍记载,汉朝边军每天的军饷就是一点小米,除了一点咸菜和酱,没有任何副食。
到了明朝,士兵们的待遇也没好到哪去,文人纪青描写边军困苦的《边军谣》中曾这样描述:
“边军苦,边军苦,自恨生身向行伍。月支几斗仓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聊将斛卖办科差,颗粒何曾入空釜。官逋私债还未足,又见散银来籴谷。”当时明朝士兵的薪水极低,而且还经常沦为将官们的奴隶,不仅要和外族打仗,还要承担痛苦的劳役,可谓是苦不堪言。
都说皇帝不差饿兵,士兵们待遇如此之低,也不可能指望他们为朝廷卖命。因此,朝廷会运用多种方法来提升士兵们的士气。
牛酒犒军,美美吃一顿
除了正式的军饷外,皇帝们还经常会给士兵们很多赏赐。特别在出征前,皇帝都会对士兵厚加奖赏,并会拿出牛肉和美酒,让他们好好吃一顿。有人就问了,古代不是不准宰耕牛吗?怎么能吃牛肉?原来古代军队出征前,必须要杀牛祭神。当神灵“享用”完祭品后,这些牛肉自然便落入士兵们的肚皮。到了宋朝,以“牛酒”犒军更成为一种寻常的赏赐,《宋九朝编年备要》中曾记载:“守文得俸禄,皆市牛酒,以犒军士。”
若出征前,既没有给予赏赐,又没有让士兵们饱餐一顿,是很容易发生兵变的。建中四年(783年),驻扎于泾原的唐军士兵准备去往关东平叛。经过长安时,朝廷不仅没有赏赐金帛,连美食也没有准备。士兵们大怒:“我们离开父母、妻子、儿女。与叛军死战。如今朝廷却如此吝啬,让我们吃不饱,咱们反了!”就这样5000名泾原兵迅速攻占了长安,险些灭了唐朝。自此以后,历代王朝再也不敢吝惜犒赏,士兵哗变可不好玩!
胜利后给予赏赐
为了鼓励士兵们奋勇杀敌,朝廷会重赏有功的将士。战国时,秦国率先颁布军公爵制,只要能斩下敌人的首级,就能换取田地和爵位。秦国以后,历代王朝均沿用了这个军公爵制。明朝时,敌人的首级成了边境士兵们首要的财源。比如一个首级就可以奖赏5两、30两,甚至50两白银,首级的价格有波动,蒙古人的脑袋最值钱,女真人次之,西藩和南蛮再次,内地反贼最便宜。经过换算,50两银子相当于今天3万块,不可谓不丰厚。
此外,军队凯旋后,皇帝还要请士兵们大吃一顿,宴会期间还会送士兵们钱粮和布帛。
士兵们战死后,给予抚恤
战争,自然就会死人。士兵们每天过着刀头添血的生活,不知哪一天就会横尸疆场。对于他们来说,家人便成为他们最大的牵挂。
为了让士兵们安心做炮灰,朝廷建立了严格的战死将士的抚恤制度。首先,历代朝廷均规定,要尽量抢回阵亡将士的尸体,好让他们落叶归根。国家会专门出钱为他们提供墓地,让士兵们身后无忧。
其次,朝廷还会抚恤阵亡士兵的家人。《唐律疏议》 规定:“战死将士,折冲爵赐物三十段(布帛),果毅爵赐二十段,别将赐十段,并造灵轝,递送还府。队副以上,各给绢两疋,卫士给绢一疋,充殓衣,仍并给棺,令递送还家。”宋朝法律规定:“死于矢石的士兵,每人给绢3匹,家人免徭役3年。”相比于宋朝,明朝便吝啬多了,阵亡将士给其家人丧费一石,病死于军中之人减半。
屠城、抢掠
在古代,屠城、抢掠是军人们维持士气的最佳手段,也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手段。南宋时,岳飞的岳家军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称号。但在古代,这样纪律严明的军队可谓少之又少。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补给十分困难,打仗又相当艰苦。因此屠城、抢劫当地富户和旧官僚能抢到足够多的给养。在屠城时,士兵们能够抢掠财物、间Y妇女、烧杀破坏,最大限度释放人新的邪恶。对于统治者来说,在敌人的统治区域烧杀抢掠,能够最大程度地削弱对手的抵抗力量,挫伤甚至完全消灭其战斗潜力,解决后顾之忧。此外,还能给敌方以震慑,瓦解他们的反抗意志,简直一举多得。
蒙古大军在征伐四方的过程中就到处屠城,“马头悬首级,车后载妇女”,这绝不是诗人的虚言。进入现代后,军人的待遇已经大大提升,但还是有某些禽兽军队通过烧杀抢掠来提升士气,比如侵华日军,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