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7月18日消息(记者白刁尹)“九龙山上来红军,红军桥上过红军”,在渝黔交界处的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有一座长19米,宽3米的木石结构桥梁,桥下流水潺潺。1935年1月21日,周恩来、董必武带领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的8000红军战士从贵州进入綦江,一晚过桥,到达石壕,这座桥被后人称为“红军桥”。
“红军桥”见证了红军长征途经綦江的历史,而“守桥人”陈文全则见证着“红军桥”的历史变迁。
綦江区石壕镇红军桥“守桥人”陈文全(央广网发 刘慧摄)
命中注定般的选择 始终如一的坚持
43年前,年仅17岁的陈文全受父辈讲红军故事影响,担起了守桥的职责,给家附近的“红军桥”打扫卫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守桥人”。这一守,就是43年。
谈起守桥的初心,如今已有60岁的陈文全认为,这来源于他年少时所听的红军故事,“红军战士们那艰苦朴素、不怕牺牲的经神深深感染着我,这种经神值得我学习,也是我坚持守桥的动力。”
历史上的红军桥与现在的红军桥(央广网发 刘慧摄)
用行动守桥 用真心护桥
从17岁决定守护红军桥起,陈文全便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每至夏日,陈文全都会打起十二分经神,规劝前来嬉水、乘凉的居民,以防居民动作过大对红军桥造成破坏。同时,陈文全也会为外地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们讲解红军长征过綦江的历史故事。闲暇之余,他会打扫桥边卫生,保持红军桥的整洁。
陈文全的义务守桥不仅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还给家里的后辈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陈文全的侄儿陈万林受陈文全影响,在高考后参军报国,于2009年至2011年在新疆服役。
桥连两岸 经神永传
43年转瞬即逝,如今的他提出了对于年轻人的期望,“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当时的红军缺衣少食,极寒的冬天也只能光脚行军。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应当牢记红军的伟大事迹,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弘扬红军经神。”
陈文全接受采访(央广网发 刘慧摄)
“只要我还能干,我就不会退休!”陈文全43年如一日,坚守在这座见证红军历史的桥边。
红军桥经过了87年岁月的洗礼,其承载的红军经神被一代代人所学习与传承,历史的交接棒来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手中,青年们应当像陈文全一般,接过、接好、接稳经神的大旗,将红军经神永远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