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戏,尤其是明清宫廷剧的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镜头:一个钦差或者太监抑扬顿挫,对着下跪的文武大臣念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于是很多人相信古代皇帝的圣旨就是这种格式。但如果明清两代的皇帝,看到这样一幕,都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大发雷霆。因为皇帝诏书中,根本就没有“皇帝诏曰”这个词。
那明清两代皇帝的圣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众所周知,古人很注重书法。给皇帝写圣旨的人,是从千千万万个文化经英中进行挑选出来的书法大家。圣旨中的词语堪称千锤百炼、言简意赅,而且圣旨写得非常工整,字就像刻出来的那样;字体苍劲有力,犹如行云流水。
圣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一行从上到下都是写满的,至少十个字。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但是古人文字功力很强,有文化的人一看就懂;因此古文也好、圣旨也罢,从不断句,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也没有间隙。
另外,圣旨正文是没有印章的,只有结尾处日期上面盖有玉玺,并没有“钦此”二字。只有慈禧当政的时候,懿旨中出现“钦此”二字,而光绪皇帝的圣旨依旧没有“钦此”二字。
关于圣旨的真伪,我们还可以通过刻着圣旨的匾额来区分。
因为纸质的圣旨好伪造,匾额是不好伪造的,匾额上面的圣旨都是“制曰”没有“诏曰”。
为什么没有“诏曰”,而是“制曰”,这里面有个说法。《说文解字》解释“诏”:“告也,从言从召。”郑玄为“诏”作注,谓“诏,告也。”
这样看来,诏曰是说得过去的。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皇帝圣旨确实有制书和诏书两种说法。东汉末年官员蔡邕在《独断》中有这么一段论述:“(皇帝)其言曰制、诏,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但是在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为了避讳武则天名武曌(音同诏),就废除了“诏书”的说法。所以在明清圣旨中,“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是存在的。那圣旨前为什么要加这八个字?
在封建社会,皇帝权力最大,可以说谁都想当皇帝。于是,皇帝就编了一个说法:皇帝是上天安排的。
用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话说就是“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秦始皇的玉玺上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也是这个意思。
因此,皇帝就在圣旨开头标注,我是奉天命的皇帝,圣旨不是我本人的意思,是上天的意志,你们不能违背天意。这就是古代皇帝圣旨开头中“奉天承运”的由来。
不过在明清之前,皇帝的诏书并没有上述四个字,而且表达频率较低。只有在发生重大事件,如皇上登基、继位,以及册封太子的时候,才会强调这个中心思想。
并且在宣旨的时候,正确的读法也不像影视剧中那样四子一断,而是有独特的读法。
古人书写顺序是从右到左,圣旨中“奉”字在最左,一字占一行。“天承运”三个字在左边第二行顶端,第三行顶端是“皇帝制曰”(诏曰)。
因此乍一看,诏书应该这样念“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诏曰)”。
但这句话的意思是:奉天承运的皇帝,给你们颁布命令了。所以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明清大臣在起草圣旨的时候,把奉天承运单独一行书写,也是因为古人在书写时,有“平抬”的书写习惯,所以“天”和“皇帝”须换行顶头书写,以示对君王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