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的二十四部正史,上起黄帝时期,下至明朝灭亡,连贯不断的历史记载,共计3000多卷,约5000万字。绝对的浩如烟海,看完就是学富五车!
先秦史书为何未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之前,我国已经历史文献了。《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从书名上可知,《尚书》记述了上古和夏商周的历史。西周开始,周王朝和各诸侯国都有历史文献记载的传统。孔子笔削《春秋》,就是对鲁国国史《春秋》进行修订,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由于《春秋》过于简略,后来又有了《春秋左氏传》,后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不过,后人并没有这几部史书列入正史,倒不是因为轻视,而是把它们放到了更高的位置。
前四史:私人修撰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不过秦朝过于短暂,没有修史。到西汉武帝时期,太史公司马迁根据前人著述和自己的亲身考察,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烧”《史记》,开创了二十四史的先河。其后,东汉班固写了《汉书》,晋朝陈寿写了《三国志》,南朝范晔写了《后汉书》,这三部史书与《史记》一起合称“前四史”。
需要注意的是,前四史都属于私人修史,并非政府钦定。私人修史,可信程度更高,但是对史家个人影响难料。《史记》作者司马迁为了个人修史,宁可受宫刑也不屈从于汉武帝的Y威,真无愧于太史公之名。班固、范晔皆身死狱中,陈寿也命运多舛。早知如此,何必修史?不如像班固之弟班超那样,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封侯拜将。
二十四史
前四史之后,历朝历代不断撰述前朝,形成了十史、十三史、十七史。
其中,唐朝是我国修史的一大高峰。姚思廉、房玄龄、魏征等人,在唐高祖和唐太宗的支持下完成了《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北周书》、《隋书》、《南史》、《北史》等,蔚为大观,也使纷乱的南北朝历史得以记载详备。
元朝TUOTUO丞相组织编纂《宋史》《辽史》《金史》,其中《宋史》496卷,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明朝修《元史》,形成二十一史。清朝修《明史》,形成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旧唐书》、《旧五代史》,形成乾隆的“钦定二十四史”。这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大规模的汇刻。
未完成的第二十六史
北洋政府时期,柯劭忞等编纂新元史、清史,北洋政府将《新元史》列入正史,合称二十五史。而清史未经总阅就匆忙刊行,所以称为《清史稿》。参与清史稿纂修的工作人员有300多人,编纂时间15年,成书536卷800余万字,虽有很多瑕疵,但也为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
新中国成立后,在开国领袖的亲子关怀下,中华书局启动了二十四史整理计划,到1977年出版点校本《宋史》,前后长达20年。
20世纪以来,出现大量关于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史的研究著作,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史学界迎来大发展,封建时代的官修史书从此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