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字元逊,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可谓名门出身,年少知名,早年就得到孙权的喜爱。252年孙权病重,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太子太傅,成为托孤重臣。然而仅过了一年,诸葛恪就被权臣诛杀,并夷三族。
今天我们来看看早年诸葛恪和孙权的几个小故事:
一、诸葛恪得驴
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三国志·诸葛恪传》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支笔增加两个字。”于是任凭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二、诸葛亮不如诸葛瑾
他日复见,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权又大噱。
又有一次,孙权见到诸葛恪,问他:“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谁更优秀?”诸葛恪应声回答:“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问他原因,诸葛恪说:“我的父亲知道应该服侍谁,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亲更优秀。”孙权听罢大笑。
后来蜀国有使者到来,群臣集会。孙权对蜀国使者说:“这个诸葛恪很喜欢骑马,回去告诉诸葛丞相,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诸葛恪当即跪在孙权面前拜谢,孙权感到奇怪,问他:“马还没有到,为何就当面称谢呢?”诸葛恪说:“蜀国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马厩。如今有了旨意,好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谢呢?”
三、给张昭敬酒
一次宴会上,孙权看诸葛恪年龄小,叫他依次给大家斟酒。到了张昭面前,张昭不喝酒,说:“这样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吧?”孙权对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找个恰当的理由出来,让张公喝下这杯酒呢?”
诸葛恪端着酒杯对张昭说:“吕太公90岁的时候,还手拿兵器指挥部队作战。现在打仗时皇上考虑到你的安全,让你在后方;举行酒宴时考虑到你的地位,总是请你在前面,这难道不是尊敬你吗?”张昭无话可说,只好饮酒。
另一次聚会,有只白头鸟飞停在宫殿前。孙权随口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答:“这是白头翁。”张昭年龄最大,满头白发,怀疑诸葛恪在戏弄他,说:“从来没有听过有鸟叫这个名字,如果有“白头翁”,那你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
诸葛恪答:“不是所有鸟的名字都能成双成对,有种鸟叫“鹦母”,辅吴将军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张昭不能回答。太子孙登曾经嘲弄诸葛恪说:“诸葛元逊应该吃马屎。”诸葛恪说:“希望太子吃机蛋。”孙权说:“别人让你吃马屎,你却让人吃机蛋。这是为什么呢?”诸葛恪说:“因为马屎和机蛋是从同样的地方出来的。”
志大才疏,毁家灭族
以上这些小故事,都是出自《三国志·诸葛恪传》的,陈寿在后边还加了一句“恪之才捷,皆此类也”,意思是说,诸葛恪才思敏捷的表现,大多都是类似的事请。然而从事实的发展来看,诸葛恪的这些小聪明并没有能够确保他有一个好的结局。
从以上几个故事可以看出,诸葛恪的确挺聪明,也有辩才,但在我看来这不过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聪明,甚至其中不乏“谄媚”的表现。比如诸葛恪说诸葛亮不如诸葛瑾,是因为诸葛亮身在蜀汉,没有成为孙权的手下。甚至有记载显示,诸葛恪曾对孙权说诸葛亮不如自己,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
很明显,诸葛恪就是在孙权面前“抖机灵”、“拍马批”,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得到孙权的信任和喜爱。孙权任命他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平定山越(这倒算是诸葛恪的一项贡献)。孙权病重,诸葛恪成为托孤大臣之首。
诸葛亮曾评价诸葛恪“恪新疏”,羊衜也说“元逊(诸葛恪的字)才而疏”,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更是预言“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果然,诸葛恪虽然有才,但由于为人粗疏,不够经密,被权臣孙峻联合少帝孙亮在宴席中杀死,并且夷三族,真应了诸葛瑾“大赤吾族”的预言!
有才气的人,往往同时伴有一身傲气,这样的结果就是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对自己非常自信。熟不知人无完人,谦虚谨慎低调才是为人处世的要务。以古鉴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也应当谨记。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