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清朝最幸运的“锦鲤皇帝”,从他出生到登基继位再到统治期间,几乎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一路开绿灯,最后不仅延续了父辈的盛世光景,还落得个一世明君的称号。但是,乾隆之后,清朝却实实在在地由盛转衰走下坡路,足以可见乾隆年间的盛世,其实也不过是徒有其表、金玉在外败絮其中。
乾隆的画像在江宁织造府几百号人只为赶制乾隆一人的龙袍之时,英国人已经以珍妮纺织机取代手工业,一台机器可以抵得上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生产力,而瓦特更是改良了蒸汽机,法国也兴起了推翻帝制的大革命。于是,在中国粉饰太平、闭关锁国的盛世下,西方列强,已经悄然“弯道超车”,将中国狠狠地甩在了批股后面。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显然,世界正在发生巨变,而东方巨龙却仍然沉浸在自己看似太平盛世的南柯一梦中无法自拔。乾隆八十大寿那年,为了拒绝英国通商的请求,还亲书写下976字的书信以示强硬态度,其内容却令英国贻笑大方。那么,这封书信究竟写了什么呢?
锦鲤皇帝:乾隆
雍正一当皇帝,就将唯一有希望的皇位继承人-乾隆的名字,放在了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这是雍正亲手定下来的秘密建储制度,自此,清朝王室不再公开设立太子,而是由皇帝将诏书放在光明正大牌匾之后,待自己驾崩再由御前大臣将牌匾之后的诏书取出宣布皇位继承人。
雍正的画像雍正此举,正是为了防止再出现“九子夺嫡”那样的惨剧。想当年,雍正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战胜大阿哥,熬死二阿哥,又击败最受宠的八阿哥,最后还要与自己同母同父的亲弟弟十四阿哥机烈竞争,才夺得了康熙的青睐,成功取得皇位。可是,他的皇位却被人诬陷是名不正言不顺,“弑父夺嫡”“篡改圣旨”等传言屡禁不止,白的都被说成了黑的。
雍正有苦难言,只能兢兢业业地工作以证明自己的实力,最终因劳累过度在位十三年便早早离世,只落得个“大清第一劳模”的名号。一句“康乾盛世”便直接忽略了他所做的一切努力。
传位遗诏的照片相比雍正,乾隆就要幸运得多。他还没出生,雍正的嫡长子、三子全都早早夭折,他出生两年后,二哥也不幸殒命。就这样,乾隆不费吹灰之力,老天便替他解决了三位对他威胁最大的继承者,唯一幸免于难的两位兄弟,弘时因自己作死被雍正削了宗籍,弘昼生活作风荒唐无比,无心竞争皇位。
更何况,乾隆自带吉祥物体质,自小便获得了爷爷康熙的恩宠,许多次康熙都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最喜欢的孙子就是乾隆。所以,雍正有什么理由不立乾隆为帝呢?何况,除了乾隆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康熙帝的画像乾隆登基那年,正值风华正茂的二十五岁,避开了幼年登基成傀儡皇帝的雷区,也避开了年老登基等皇位等出心理问题的怨怼。一上位,乾隆便拿着父辈们攒下的银子家业大干一场,随便给父辈们没完成的工作收收尾,就获得了一大批丰功伟绩。譬如雍正改土归流,他便借此两平金川,康熙打残的准噶尔部,到他手里收尾,便成了两平准部、一平回部。
到后来,也是在各种敌方送人头的境况下,要么不战而胜、要么对方主动求和地完成了靖台湾、降缅甸安南的任务,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父辈们兢兢业业大半辈子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将清朝推上巅峰时代。所以,乾隆确实是妥妥的“锦鲤皇帝”。
老年乾隆画像也许是在位六十多年来过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完成帝国大业之后,狂妄自大、享受安逸的乾隆,似乎也在昭示着那个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清朝。
狂妄傲慢、愚昧无知
正如当时世界列强对于大清帝国的印象:
“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画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的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就如冬眠的动物一般。”
外国人眼中的清朝荒唐昏庸乾隆八十大寿那年,英国使者马嘎尔尼访问中国,为乾隆庆贺。马嘎尔尼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嫡亲伯爵,同时也是作为英国代言人的外交家,外交经验十分丰富。为了表示英国对此次参加乾隆寿宴的重视程度,英国国王经心挑选了一批以马嘎尔尼为首的多达700人的外交使团,其中各个领域专业人士皆有涉猎,派出的皇家战舰更是有五艘之多,极其气派威武。
英国使团觐见乾隆在耗时整整九个月的舟车劳顿之后,马嘎尔尼的外交使团才终于抵达北京,踏上了中国的领土。他们此次外交目的,除了为乾隆贺寿,还是为了给富庶繁华的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开拓海外市场,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助力。
乾隆生日万国来朝为了表现诚意,英国外交使团献给乾隆的贺礼,足足多达600多箱,其中不但包括各类经美的欧洲艺术品和珍贵的稀世珍宝,还有足以展现英国军事实力的抢支武器。然而,乾隆却并未从哪些抢支武器之中嗅出大英帝国的潜在威胁,他只看见了哪些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并认为是自己威名远扬、名震四海,才吸引了崇拜自己的大英帝国不远万里前来一睹龙颜。
英国使团觐见乾隆所以,英国使团来到中国,起初也受到了优待。可是当马嘎尔尼带着自己的亲信觐见乾隆的时候,中国的官员却让他们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这个要求立即引起了马嘎尔尼的不悦,在他看来,自己是英国的使臣,而并非乾隆的臣属,和乾隆应该是相对平等的关系,不应当行如此臣服大礼,否则有损英国的威严和颜面。
谁料乾隆皇帝得知马嘎尔尼的观点之后,顿时觉得自己大受冒犯,认为英国是个不懂礼数的小国家,便拒绝觐见,还让他们打道回府。马嘎尔尼没想到自己刚进门就要被扫地出门,他不甘就这么放弃贸易的使命,于是忍辱负重地献上英国在面见国王时所行的单膝下跪礼,并奉上奇珍异宝以讨乾隆的欢心。
英国使团觐见乾隆单膝下跪但是自大狂妄的乾隆却并不在意这些奇珍异宝,只是对马嘎尔尼身边一位会说汉语的小孩充满了兴趣,还赏赐给他一只五爪金龙荷包,以示皇恩。寿宴结束以后,马嘎尔尼便向乾隆提出贸易请求,希望清政府能够允许英国来华经商,开设大英使馆,并为英国减免关税。但是在乾隆看来,这些英国人只是盯上了中国的巨额财富,便冷漠客气地回绝了英国的通商请求。
很快,乾隆便失去耐心,让英国使团打道回府,临行之际还让他们带回一封《敕英国国王谕》给英国国王。
《敕英国国王谕》原件976字的书信
信的开头,一句“甚为赞许”便表达了对于英国国王大动干戈为乾隆庆寿的“恭顺之举”,并表示,英国想要对中国的体制制度进行改革,是不可能的事请。因为乾隆认为,清朝政府已经拥有了一切,足以自产自销,不需要再与他国进行任何交流。
多年后英国强行与中国签订条约信中更是对英国国王进行了苦口婆心的教育,劝对方不要打中国的主意,毕竟“普天之下,唯我独尊”。为了烘托中国的强大,乾隆更是将英国批判得一文不值。英国人读完这封信之后,气得咬牙切齿又觉得乾隆愚蠢得可笑。于是,他们将这封信视为“英国外交史上收到的最屈辱的信件”与“充分彰显大清愚昧无知的信件”纳入大英博物馆,收藏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