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有一员大将,在演义中被黑得很惨。但其实在真实历史中,他可以说是蜀汉中后期最被忽视的大将,没有之一:他独当一面立下的战功,他人无法企及。
刘备驾崩后,在诸葛亮时期,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极少,只有赵云(佯走箕谷)、马谡(守街亭)、魏延(出羌中)、王平(拒张郃)等有限几人。
但陈式是个例外。他独挡一面立下的战功,远远超过上述几人。
他率军出征,连克武都、音平二郡,对于蜀汉来讲,这简直是个奇迹。
这是两块经济、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地区,地盘非常大。占领了这两个地方,蜀汉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音平郡在蜀汉西北角(今四川与甘肃的交界处,包括今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四川绵阳市下辖的平武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等)。
武都郡在蜀汉北边(今陕西省与甘肃省的交界处。包括今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徽县、成县、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等)。
在蜀汉中后期,陈式能够独挡一面,攻克这两个重要地区,这是极为重要又非常罕见的大胜仗。
益州地盘不大,从曹魏手中硬夺这两大块地盘,意义十分重大。
比他在军中地位更重要的赵云、魏延等人,从来没有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据《三国志》记载:
“建兴七年(229)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音平,遂克定二郡。”
陈式率军进攻武都、音平,给曹魏的军队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当时,雍州刺史郭淮,匆忙率领军队救援,攻击陈式。
陈式久攻不克,加上外围郭淮的攻击,腹背受敌,但他毫无畏惧,与敌死战。
诸葛亮率军到建威,威胁到郭淮的侧翼,陈式趁机一鼓作气,把武都、音平二郡攻克。
攻克武都、音平,陈式独当一面,是主要作战方向,负责“攻城”,成功完成任务。
诸葛亮率军“打援”,对陈式的攻城部队起到支援作用。
但陈式完成了这么一个重大的任务,却始终在历史上不太出名。
这是因为,此人是个典型的武将,虽然能够踏踏实实完成上级布置任务,但在官场上却不够老练。只知埋头干事,不知抬头看路。
他每次征战,都严格执行上级命令,跟随诸葛亮也打了不少仗,但由于他这种新格,功劳往往被别人占有。因此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强。
攻克武都、音平,陈式独当一面,功劳其他人抢不走,因此对这一节,史书上做了如实记载。
《三国志》中,并没有陈式如何死,什么时候死的记载。
但在《三国演义》中,陈式被黑得很惨。
魏延和陈式不听诸葛亮的命令,最终打了败仗。当时,陈式擅自出兵,结果中了埋伏,五千兵马只剩下了四五百人。
事后,魏延推卸责任,诸葛亮睁着眼装糊涂,他怕陈式生变,派邓芝善言抚慰,然后,秋后再算账,将陈式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孔明大驱士马,复出祁山。劳军已毕,魏延、陈式、杜琼、张嶷入帐拜伏请罪。孔明曰:“是谁失陷了军来?”延曰:“陈式不听号令,潜入谷中,以至大败。”式曰:“此事魏延教我行来。”孔明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将令已违,不必巧说!”即叱武士推出陈式斩之。须臾悬首于帐前,以示诸将。
陈式不善于表现自己,一辈子出生入死,跟随部队四处征战,却在史书上记载很少。他虽然也曾经有过辉煌,独当一面,立下重大战功,但在后人眼中,他始终是个跑龙套的角SE。在小说中,为了衬托主角光环,把这种龙套角SE黑一下,让他被执行军令正法,是一种艺术创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