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处
民国初年版的《满清外史》,红框内的为“多尔衮之盗嫂”01
民国初年,一部名为《满清外史》的书横空出世,成为了当时的热门畅销书,一时颇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但其实这就是一部清代各种野史传说的集大成者。
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很多“清宫传说”,比如孝庄SE有招降了洪承畴、多尔衮娶了孝庄太后、顺治出家五台山、雍正被吕四娘刺杀而亡等等,在这部书里都有记载。
而这部书里最离奇也是最有名的一个话题,就是所谓“乾隆乃海宁陈阁老之子”。
在《满清外史》的第四篇“乾隆朝”中,第一章的标题赫然就是“弘历非满洲种”。
文中,写道:
“康熙间,胤祯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其岁日月时皆同。胤祯闻悉,乃大喜,命抱以来。久之,始送归。则竟非己子,且易男为女矣。陈氏殊震怖,顾不敢剖辨,遂力秘之。未几,胤祯袭帝位,即特擢陈氏数人至显位。迨乾隆时,其优礼于陈者尤厚。尝南巡至海宁,即日幸陈氏家,升堂垂询家世。将出,至中门,命即封之,谓陈氏曰:‘厥后非天子临幸,此门毋轻开也。’由是陈氏遂永键其门。”
为了增加这件事的可信度,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
“弘历既自知非满人,在宫中尝屡屡穿汉服,衣竟易之。一日,冕旒袍服,召所亲近曰:‘朕似汉人否?’”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尤其是对小说家们,更是如同打开了灵感的大门。
于是乎,在这之后,民国热门畅销读物——蔡东藩的《清史演义》和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都引用了“乾隆乃海宁陈阁老之子”的说法,而且越演绎越神奇。
到了五十年代,金庸开始撰写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作为一个海宁人,金庸自然是从小就熟悉所谓“乾隆系海宁陈阁老之子”的野史传闻,于是又在《清宫十三朝演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创作”,又给乾隆“设计”了一个亲兄弟——陈家洛。
兄弟俩一个是大清皇帝,一个是“反清复明”的红花会首领,这种巨大的反差带来了剧烈的戏剧矛盾和冲突,从而为全书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家洛 郑少秋饰《书剑恩仇录》出版之后,立刻轰动了香港和东南亚的华人文学圈。
不但让金庸从此一跃成为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更让“乾隆乃海宁陈阁老之子”的传闻从此传遍了海内外的华人圈子,几乎成了确定无疑的事实。
浙江海宁市盐官镇更是在近年公然打出了“乾隆故里”的旗号,一把把乾隆这个名人“抢”到了自己手里。
02
然而,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个传说漏洞实在太多了,根本经不起史实的推敲。
首先,所谓“换来陈阁老之子”的动机何在?
胤禛早在弘历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四个儿子了,虽然前三个都早夭,但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弘历出生的时候,他的哥哥弘时还活得好好的,且已经八岁了。
这就说明,胤禛不是没有儿子,也不是生不出儿子。
既然如此,他有什么必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换来陈阁老家的儿子呢?
当然,关于这个漏洞,野史小说家们肯定也注意到了,于是想出一个自圆其说的说法,比如《满清外史》里就说:
“胤禛之子,实非男,入宫比视,妃窃易之,胤禛亦不知也。”
而《清宫十三朝演义》则说是乾隆生母钮钴禄氏一直没有生儿子,为了争宠,才用女儿把陈阁老的儿子换了过来。
这样就把锅甩到了钮钴禄氏身上。
但是这里面又有个逻辑漏洞。
乾隆事母至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带着母亲钮钴禄氏一起出去游玩,甚至为了存放他妈梳落的几根头发,专门花了三千多两黄金造了个“金发塔”。
《太后万寿图》局部,乾隆亲自为母亲斟酒祝寿
如果按野史小说家们的说法,乾隆早就知道自己的母亲不是钮钴禄氏,那为何对母亲感请如此之深?甚至南巡海宁——这个所谓的“父母故里”还要带着钮钴禄氏呢?不怕刺机老妈么?
所以这是说不通的。
03
其次,还有种说法,说弘历成年之后知道自己身世,四次南巡都专门到海宁,住在陈家宅中,还亲笔题写了“爱日堂”和“春晖堂”两块匾额,以示思亲之心。
“爱日”一词,出自汉辞赋家扬雄《孝至》一文:“孝子爱日”,后世因专称儿子奉侍父母之日为“爱日”。
而“春晖”一词,不用多说,正是来自唐人孟郊的《游子吟》。
如果乾隆不是陈阁老的儿子,他为何要题写这样两块匾额呢?
这就更是睁着眼说瞎话了。
因为这两块匾额根本不是乾隆题写的。
《清史列传》记载,康熙四十年(1701年),陈元龙(就是“陈阁老”)被赐予内直翰林同观。
康熙可能练书法正在兴头上,想练练手,于是传谕各位翰林说:“尔等家中各有堂名,不妨自言,当书以赐。”
陈元龙的父亲当时已经年逾八十,于是就自己拟了个“爱日堂”的堂名,以表达对父亲的孝心,康熙帝于是就给陈元龙题写了“爱日堂”的匾额。
由此可见,“爱日堂”这个名字本来就是陈元龙自己拟的,是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孝心,康熙帝只不过是照着写了一遍,怎么会变成了乾隆思念父亲的证明呢?
海宁陈阁老故居内的“爱日堂”匾额,很明显落款是“康熙四十年”再说“春晖堂”匾额。
《海宁州志稿》里提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六月,康熙帝因陈元龙的胞弟陈维坤的妻子黄氏守寡41年,御书“节孝”两字赐之,又御笔亲题“春晖堂”匾额赐之,希望陈维坤之子陈邦彦能够不忘母亲养育之恩。
后来陈邦彦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和学者,他的作品集就起名《春晖堂集》。
所以康熙给陈邦彦家写的牌匾,怎么就成了乾隆写给陈元龙家的了?
04
那乾隆爱穿汉服、打扮成汉人模样能说明问题吗?
很遗憾,也不能。
因为在后宫穿汉服、打扮成汉人,只不过是乾隆内心的“文青”请结导致的一点点小小的个人爱好而已,说白了,就是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喜欢的COSPLAY(角SE扮演)。
说到COSPLAYA,乾隆的爸爸雍正就是一个COSPLAY爱好者。
雍正非常喜欢穿上各种类型的衣服让宫廷画师为他画像。
其中有穿袈裟的、有穿道服的、有穿古装的、有穿蒙古服的、有穿渔夫、农夫服装的,甚至还有戴假发、穿西洋服装的。
《雍正行乐图》局部,雍正COS成杜甫的形象乾隆无疑也继承了他爹的这个小爱好。
所以时常也在后宫穿上汉服过一把COSPLAY的瘾。
事实上,在乾隆时代,清初的那种对“剃发易服”的高压政策已经基本消失了,汉人的传统服饰早已不再是禁忌,很多士大夫又重新穿着传统服饰来显示风雅了,甚至有人穿着明代服饰公然上街,也无人过问。
乾隆时期的《姑苏繁华图》局部,红圈内的人物明显穿着明代服饰
在这种请况下,乾隆作为一名颇具“文青”气质的皇帝,自己在后宫学着士大夫们穿上“古装”(指清代以前的服装),扮演一下古人,过过古装瘾,再让画师画下来,也实在是不算多大的事。
所以,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判断出,以《满清外史》为代表的一系列对乾隆身世的创作,如果不称其为无稽之谈,至少也是不足采信。
05
为什么小说家门如此热衷于编造乾隆的“黑历史”呢?
无非三个原因:
第一,民国小说家——包括早期的金庸,“黑清”几乎是他们的共同爱好,只要是“黑清”的野史传说,即使再荒诞不经,经不起推敲,他们都趋之若鹜;
第二,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越是离奇的故事越能勾起读者的兴趣。如果按真实的历史来写,其实乾隆是个比较无趣的人,无论登基、治国、后宫、子嗣等,跟他爹比起来都并无太多吸引眼球的“热点”,所以编造出一个离奇身世,再加一个到处沾花惹草的“风流天子”的形象,才能制造出可写的“亮点”;
第三,“黑”乾隆其实也是“黑”雍正的一部分。雍正从生前就被各种野史传说“黑”得体无完肤,把他儿子乾隆都说成是“偷来的”,岂不又是一计“重黑”?
最后,扯了这么多,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看雍正和乾隆的画像。
就冲这父子俩的相貌相似程度,这要不是亲生的就见鬼了!
雍正与乾隆的青年时代画像对比,可见脸型、五官都高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