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考上了进士相当于什么级别?
清朝进士,相当于考上国家级公务员正处级职位。县令是正处级,进士放官一般是县令,正七品。就像某喜剧《七品芝麻官》所演示的那样。
入翰林是六品,相当于副厅级,考入国家副厅级职位。入国子监读书,相当于考上清华北大。考上举人相当于考上省级公务员。考上秀才,相当于考上985高校。入童生,相当于高中毕业。
进士不是官职。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往往把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县、府试,考试通过称之为秀才,秀才通过乡试(省一级的考试)称之为举人,举人通过会试(也叫京试)称之为贡士。
贡生参加殿试,面试且笔试以后,被皇帝分为三等,一等三甲,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一甲可以直接为官,一般入翰林院观政,前途似锦;二甲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三甲需要进一步学习一般要培训以后才能上岗为官。
但是中了进士以后,就可以做官了(清代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比如左宗棠就是以举人的身份官至封疆大吏的,范进中了举才欢喜得疯了)。
进士相当于现在国家厅级的干部,进士是通过了最后一级也就是终极考试的人员,会依据考试名次,分为三类人才,前三名就是状元、探花以及榜眼。在当时可以被封为尚书这样正二品乃至一品的高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厅级的干部,对某个领域进行管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游德福
2022,5,31.
游德福,男新,1958年出生于石芫乡沙洲村。1974年在赣县江口中学高中毕业;1977年去当兵,1983年复员回原籍赣县石芫乡政府工作至2018年退休。
在部队当过标图员、炊事员、理发员、通讯员、放映员;回地方后历任乡食堂管理员、党政办主任、劳动保障所所长、文化站长等职。1979年尝试写作投稿,常以“乡土作者”自诩,2005年被《赣南日报》评为“关心热爱新闻事业的十佳作者”。现隐居故乡,守家守根守乡愁。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请你转发本文,让更多人知道!
我将用一段流年、借一程风景,用文字守候心灵的净土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你的朋友会谢谢你,我也会更加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