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北方曾经诞生了一个由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北魏。纵观北魏一朝的诸位皇帝中,最为英明、成就最高的当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在政治上加强了君王的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并大力发展经济,巩固自身统治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北魏的国力。
其中,北魏孝文帝最著名的一项政绩就是决定将国都由平城迁移到了洛阳。有很多人说,北魏孝文帝这样草作之后,鲜卑族人大量涌入洛阳,所以现如今的洛阳人大多数是鲜卑人的后代。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当时鲜卑族人的人口基数较小,而且年代久远且洛阳战乱频繁,很难有鲜卑人一直稳定的生存在洛阳,进行繁衍后代。
(一)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呢?主要的目的是要施行汉化,全面改革国家政治制度中的一些弊病。洛阳自古以来都是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让自己的族人跟随国都一起迁移到洛阳,无疑是最好的汉化方法。除了迁都之外,他还制定了多种政策,例如让鲜卑族人放弃自己民族的服装,改穿汉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等等。出台这一系列政策的目的都是要进行汉化,巩固北魏王朝在汉人土地上的统治。
但这一系列草作并不能证明如今的洛阳人是鲜卑的后代。当时迁移到洛阳的鲜卑族人仅仅有五十万左右,数量不多。而且作为战略意义极为重要的都城,自古以来洛阳经常遭遇战乱和屠杀,老百姓流离失所的事也是很常见的。在迁都至今的1500年里,洛阳就发生过多次动乱。迁都后不久,洛阳就发生了有名的“河音大屠杀”,很多北魏的鲜卑族权贵都在这次屠杀中丧生。
(二)拓跋鲜卑
洛阳的鲜卑族人最大的一次灭顶之灾是在安史之乱。叛军攻占洛阳后纵兵抢掠,间Y妇女,民不聊生,在这之后,唐朝与回鹘人结盟,默许了回鹘人的抢劫行动。结果回鹘攻入洛阳之后,又来了一波大屠杀,将很多人口都掠夺至了蒙古大草原。所以当时的洛阳人一部分被掠夺至蒙古大草原为奴,一部分躲避战火已远走他乡,洛阳城的鲜卑族人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再到后来的宋、元、明、清四朝,每每遇到王朝更替的乱世,洛阳都免不了经历战火的洗礼,进而进行一波较大的逃难活动。所以洛阳城的居民换了一茬又一茬,都是外地的移民,如果有家族能够在此地坚持1500年,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综上所述,尽管北魏孝文帝曾将鲜卑族人大量的迁移至洛阳,但是这并不能证明现如今的洛阳人是鲜卑族人的后代。因为中间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变革,早已经物是人非,现在的洛阳居民以汉族人居多,那次迁都所带来的影响早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