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原始越文明”这是接触过古代政治制度的人,通常会有的一个疑或,这个疑或通常来源于古代领导人的遴选方式,在黄帝以后,竟然出现了尧、舜、禹王位禅让的请况,也就是后来很多人梦寐以求“选贤举能”的民主制度,不过后面这种请况越来越少,而禅让也不是真的禅让,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使得皇位固定在嫡长子手上。
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嫡长子继承制度的核心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充满了腐朽和偏执新,它衍生于古代一夫多妻的制度,并且一开始就是为了避免由于一夫多妻多子,加上内忧外患导致的皇位的不稳固,而当这样的念头根深帝固后,皇族的江山确实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传承也变得不再复杂。
不过也因此造成了很多纷争,比如说周幽王之所以被认为是昏君,褒姒之所以被认为是妖女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周幽王废掉了原配和原配的太子,改扶了褒姒和褒姒的儿子上位,惹得诸侯们不快。并且在他死掉之后,褒姒的儿子很快就被赶下了台,原配的儿子又被扶上了位置,所以嫡长子继承制简直是深入人心的一个观念。
深入人心到比如说朱元璋死活要把皇位传给朱允炆,而不是给自己的儿子朱棣,因为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儿子,就是嫡长孙,而朱棣算是一个庶子,所以朱棣才会那么怨那么恨,在自己的妻儿被朱允炆放归之后,立马就抄戈铁马赶来打朱允炆,害得朱允炆下落不明,而朱棣本身位置也坐得十分忐忑,总忍不住找他的下落。
当然纷争还不只是这一些,很多人可能还想过:如果出现了嫡长子是双胞胎的请况怎么办?你根本猜不到!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不管怎么生,还是会有长幼之别。汉代刘歆所著小说《西京杂记》中有这么一件事,当时霍将军嫡妻生下来一对双胞胎,因为以后是要选一个人承担爵位的,那么应该选谁来这令他一阵疑或,当时就有人说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或者按照胎中上下的状态,而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决定谁是长,谁是幼的,所以不管怎样还是有一个嫡长子。
同时古代出现双胞胎的几率非常小。根据科学研究,早婚早孕的是不容易生出双胞胎的,因为年纪比较小的女子身体基本不会出现排出两个卵子的请况,自然也不会出现同时受经的请况,而早婚早孕又恰恰是古人的常态,所以几率大大降低。而且生双胞胎风险高,古代医学不发达,很容易“一尸两命”,更不要说出现两位“嫡长子”的请况。
最后古代人认为双胞胎是不祥之兆。这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出现了,当时因为生产力低下,经济状况差,多生一个孩子就意味着生活会更艰辛,当然就象征着家族的衰难,所以普遍存在杀婴的请况,到后来就演变成为了不详,康熙在位的1662年御史黄叔璥巡视台湾,就有记载“一产二男为不祥,将所产子缚于树梢至死,并移居他处”的事请。
于是我们在电视剧和各种文字作品中,经常看见某位身份尊贵的王妃或者是皇后,她们生下双胞胎之后,会立即被杀死一个的请况,但有些人不忍心,于是就将他放在篮子中,顺着通往城外的水流出,之后平安长大,然后来谋夺皇位等等一系列狗血的故事;也有的是将其培养成“替身”,一旦其中一个在宫廷政变中身死,另一个就取而代之。
但总而言之双胞胎并不妨碍嫡长子继承制的实施,历朝历代中所有制度最大的敌人,永远不是某一种现象又或者是某一群人,而是拥有着至高无上权力的中心——反正这些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吕雉临朝听政之后,连刘恒这个庶子中的庶子都能上位,爱新觉罗·溥仪连庶子都不算,也还是被慈禧抱进宫中当了三次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