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不是斗不过李世民,而是没想到李世民敢孤注一掷地发动政变,从正常的斗争手段来说,李世民是无法和李渊,以及李建成争斗的,李渊以为一切尽在掌握。
李渊是唐朝的头牌,掌握着所有的权力,包括对李世民任免的权力,他可以一言而定李世民的生死和荣辱。
而李渊支持的李建成是众望所归的皇位继承人,身为太子拥有参政权不说,在长安掌握的兵权也远远比李世民多。
特别是在武德九年的那一段时间里,李世民已经是处于极度危险境地,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当时李元吉都已经敢明着劝说李渊杀掉李世民:
元吉密请杀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未著,何以为辞!”元吉曰:“秦王初平东都,顾望不还,散钱帛以树私恩,又违敕命,非反而何!但应速杀,何患无辞!”上不应。
李渊虽然没有同意李元吉的劝谏,但他对在长安的李世民拥有压倒新、且无法抵挡的优势是肯定的,也因此,李渊并没有把李世民当回事。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和李建成相抗衡,且燃起熊熊的夺储之心,本身就是李渊默认和纵容的,唐朝建立后,李渊已经不仅仅是李家的族长,而是唐朝的皇帝,对于皇帝来说,任何威胁到权力的人和事都是不可忍受的。
同时,李建成也从普通的家族继承人变成唐朝的皇位继承人,他和李渊身份的变化同样意味着会成为权力上的对手。
为了遏制李建成的势力,李渊才抬出李世民和李建成打擂台,提高李世民的地位和权力,不是真的想让李世民继承皇位,而是为了自己在世时,李建成无法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和权力。
简单来说,李世民只是李渊为保护皇权而使用的一把刀,未来的皇位还是李建成的,在李渊心里从未想过撤掉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除非李建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但李建成显然不是。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争斗,李渊一清二楚,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左右逢源,李建成势大时就力挺李世民,反之,就打击李世民。
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牢牢地掌握着一切权力,包括最重要的兵权,在他看来,只要李世民不掌军,就能控制在自己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李建成对抗。
武德九年时,天下已完全平定,李世民的作用也相对小了许多,李渊为了唐朝的安定,也已经决定彻底的消除李世民的争位之心,不一定要杀掉他,但也准备将其流放在外,《资治通鉴》中就记载有李渊劝说李世民放弃皇位,让他去洛阳:
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衣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
但李世民的野心已经无法抑制,未来的“天可汗”唐太宗可不是个愿意束手就擒的软骨仔,李渊自以为承诺给李世民一部分权力就能让其放弃夺储是可笑的。
李渊之所以在“玄武门之变”中束手无策,是因为在长安,李渊没想到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即便有,也应该是手握太子六率兵权的李建成,而不应该是毫无兵权的李世民。
他没想到的是,李世民敢带着几十个人就发动政变,并默许杀神尉迟敬德以武力威胁自己妥协,当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人头丢在他面前时,一切都不重要了。
因为,李渊的嫡子只剩下李世民一个,再怎么不心甘请愿,也只能承认李世民的地位,否则,就是给外人叛乱的机会了。
李世民就是典型的权力疯子,为了皇位啥都敢做,胆子贼大,当然这和他同样是李渊嫡子的身份有关,他只需要杀掉两个人就胜利了。
李渊在武德九年时,无论是从政治上,军事上,权力上,威望上,都碾压李世民,如果李世民不是铤而走险,根本无法和李渊抗衡。
但就是这个铤而走险让他斗赢了父亲李渊,而李渊之所以没能斗赢李世民,只能说明李渊的心没有李世民狠,挑起了两个儿子的争位,却又无法平稳的消除,或许他做父亲是合格的,但就做皇帝而言?李渊比李世民差远了,皇帝李渊怎么能斗赢皇帝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