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由此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全面战争开始了。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在综合国力上其实有着不小的差距,当时日本已经迈入了工业化国家,而此时的中国还正处于农业社会,工业生产总值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且当时的日本海军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是名列前茅的,而中国连支像样的舰队都没有,在如此差距之下可见抗日战争之艰难。
仅仅淞沪一战,70多万的将士血战淞沪和日寇进行鏖战,在那场拉锯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30万的伤亡可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守住上海。
但是淞沪会战也打破了日军“三个月解决中国事件”的狂妄话语,而日寇的败亡其实早在淞沪会战就已经注定了。
当然,其实淞沪会战的失败其实一开始就是注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战略上来说上海的确不利于防守:
首先当时日军在上海附近有海军舰队驻扎,当时日本在装备上本就处于绝对优势,如今有了海军和空军的支援更加的猖狂了,由于当时我军海防炮的威力根本不能够打那么远,地空火力网也根本面对日军飞机的威胁,面对日本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狂轰滥炸,守卫上海的国军只能用血肉之躯来抵挡。
其次,上海地区接近海岸,向内是一片地势平坦、河网交错的狭小地区,当时国军唯一的优势就是人数上的优势,可是在这片地形上不但无法发挥兵力上的优势反而可能会掣肘自己。
其三,上海本就处于沿海一带,在有海无防的时代日军可以凭借其强大的海军从任何地点登陆,而这一点就直接可以让中国守军腹背受敌,后来日军就是在金山卫登陆包抄了国军的退路,这才有了之后上海的大溃败。
可是,纵使上海有如此多的劣势,后来蒋百里和陈诚还是选择将上海定为决战地点,虽然陈诚的军事才能一直被人诟病,可是这名浅显的道理他不可能一点都看不出来,为何在如此劣势的请况之下陈诚依然要选择上海作为决战地点和日寇决战呢?
首先就是从国际环境,当时虽然“七七事变”爆发,可是当时南京政府内部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到底要不要和日寇继续僵持下去,事实上在战争初期的时候,国民政府还一直寄希望于外部势力的调停,也就是英美法等国为了自己在上海的利益会从中斡旋。
所以当87师、88师在对日军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之后,南京国防部突然发过来一纸停战的命令,其目的就是想要趁机增加谈判筹码,可是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要想抗击外敌,任何外部势力都是不可靠的,唯有靠自己,后来国联在面对日寇暴行时候根本毫无作为这赤罗罗打了老蒋的脸。
其次,最主要的就是当时南京国防部也的确是为了抗日全局的胜利而不得不将上海作为决战的主要场所。
纵观中国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历来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因为北方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而南方的步兵一旦到了北方就会面临被分割包围的局面发生,而南方面对北方唯一能够倚仗的唯有南方错综复杂的地势。
在抗战初期的时候,日寇已经占据了优势,当时东北三省已经尽落入日寇之手,而北平、天津等地也相继沦陷,假设此时增兵华北的话,那么凭借日军的机械化兵团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无疑是日军的主战场。
一旦日寇在华北取得了战争的主导权,那么他们接下去就会直接沿着铁路等南下,而武汉就会首当其冲面临日寇的威胁。
当时民国政府为了抗战全局将战略物资都集中运往武汉,武汉地处华中,是当时内陆平原最大的交通枢纽中心,此时的武汉无疑是抗战的最中心。
假设当时将决战地点选择定在华北的话,那么主力部队几乎损失殆尽的请况下,面对日军的机械化兵团,国军无疑根本无力保住武汉,假设在抗战初期一旦武汉失守的话对于整个抗战大局都是不利的。
日军一旦占据武汉,那么当时处于全国各地的中国军队无疑会面临被日军分割包围的风险。
所以,将决战地点定在华北无疑是不利的。
为了从抗日大局出发,就算上海有百般不利的军事要素,国防部还是选择将决战地点定在了上海,事实上从后来的全局来看,将决战地点定在上海确实是一招高招。
将决战地点定在上海,日军不再具有了居高临下的优势,中国版图辽阔地形很怪,从东到西依次从低到高,日军的机械化兵团在大自然面前根本无法发挥优势,从战争结果来看,虽然淞沪会战打的很惨,但是从抗日大局来说将决战地点选择上海是很明智的,他打破了日军的战略规划,让日军陷入了自己都不愿意看到的持久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