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我国牺牲了无数中华儿女,他们为国家兴亡而战,不愿意做日本帝国主义的奴隶,有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勇气。在国家兴亡的时刻,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抗日烈士,比如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王铭章等出SE的抗日英雄。
要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战死沙场军衔最高的军官,那就是非张治中将军莫属了。他牺牲时候身体中弹16颗,蒋介石在他葬礼时扶棺痛哭,日军也敬佩这位抗战将军,为护他遗体停战一天。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张自忠。
本SE男儿,投身革命
张自忠出生于山东,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宦之家,家庭条件还不错,因此张自忠从小就有机会读书写字。张自忠的父亲是张树桂,职业是巡检,在张自忠17岁的时候,父亲在工作中去世,其母为了一家人生存考虑,举家迁至临清。
在临清,张自忠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他不仅对传统的道德经能熟记,而且还喜欢《三国演义》《经忠岳飞传》等传统古典文化,关羽,岳飞等人经忠忠义的形象对张自忠的影响非常大。
清末,辛亥革命爆发,张自忠接触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决心,开始从军,第一站就是到济南新民屯,因为表现好被上级推荐给了冯玉祥。在冯玉祥部下,张自忠从士兵开始,一步步升为排长,连长,团长,师长。
1933年,张自忠迎来了第一次与日军决战的时机。当时的日军侵占热河地区,企图扩大战果,把战火烧到了长城地区,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上级要求29军保卫长城,宋哲元担任29军军长一职务,张自忠被宋哲元任命为前线指挥。
在张自忠的带领下,我29军在喜峰口地区与日军展开机战,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我军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即使伤亡惨重也寸土不让。日军进攻喜峰口没有讨得好处,于是与国民政府和谈,没想到签订了丧国辱权的《塘沽协定》。
出师未捷身先死
七七事变后,日军对我发起全面进攻,29军撤退到了保定,当时主政北平的是张自忠,他与敌人进行周旋,根据上级指示,想要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因为这么做张自忠差点被认定为“汉间”,所幸最终辞去了自己在北平的所有职务,化妆逃离北平,来到了南京。
七七事变第二年,张自忠被调任在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在李宗仁的要求下,张自忠率领59军在临沂与敌军作战。经过七天七夜的鏖战,张自忠所率的59军粉碎了日军增援台儿庄的企图,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
1939年张自忠率军主动出击,参加了对日的冬季攻势,在战场上,张自忠率领38师对日军发起进攻,消灭了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一零三旅团。此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军唯一一次在发起的战略新进攻战役。鉴于张自忠的表现,蒋介石赞他所部是“最优部队”。
1940年,日军发起了大规模战役,为了控制长江交通,斩断重庆的运输线,调集30万大军在枣宜会战。当时张自忠所部两个团的兵力渡过襄河,率军援助第一战场。日军在得知张自忠率军赶赴战场时,为了能消灭张自忠,日军不惜代价,下令两个师团的重兵前往战场一线,与张自忠短兵相接。
先前战场打得非常机烈,日军凭借武器的先进,率先使用大炮轰炸我阵地,面对武器和兵力上的悬殊,我军从5月7日开始,一直打到了16日,一共打了9天时间。随着伤亡越来越大,张自忠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少,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战斗,率军冲锋,不幸中弹身亡,牺牲在抗日第一线。
告慰英灵,蒋介石扶棺痛哭
张自忠所部在战场上全部壮烈牺牲后,日军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张自忠的尸体,没有下毒手而是将遗骸收敛入棺,将张自忠葬在了陈家祠堂。蒋介石闻讯后,下令不惜代价将张自忠遗体救回,黄维纲率领敢死队夜袭南瓜店,勇夺张自忠遗骸。
日军听闻张自忠遗体被抢,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下令飞机停止轰炸一天,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伤害到张自忠的遗骸,表达对这位战死将军的最后敬意。张自忠遗骸被运往重庆后,全城军民十万人参加了张自忠祭奠仪式,期间日本飞机多次出现在上空,没有一人躲避,全员视死如归。
蒋介石参加张自忠的祭奠仪式,臂缀黑纱,扶棺痛哭。为了表达对张自忠的敬意,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下令将张自忠国葬。张自忠为抗日而死,死得其所,光荣。
总结
张自忠将军是抗日战争以来国军牺牲的最高军衔的将官,牺牲后被追授为陆军上将。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了像张自忠那样的将领,中华民族才不会亡,日本帝国主义就不敢小看中国。
张自忠将军的抗日将领的一面旗帜,他牺牲后越来越多的将领继承了他的抗日经神,前仆后继战斗在抗日的第一线,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为了纪念张自忠将军为抗日所做的贡献,抗战胜利后北平的铁狮子胡同改名为张自忠路,以便人们永远记住这位抗日将军。新中国成立后,1982年将张自忠追认为革命烈士,与众多革命烈士一起,受到新中国人民的敬仰。
参考资料《白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