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有这样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用在真实的战场上,这句话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实际上的战场请况十分复杂,如果不是真的在战场上正在经历厮杀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真实的战争有多么机烈、残酷和血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往往常常会有武将瞧不起文官,文官看不起武将的现象。因为文官经常认为武将是空有一身蛮力其他什么都不会的粗人;而武将则认为文官都是些手无缚机之力而且成天就知道在和平的前朝比比叨叨,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战场厮杀有多么恐怖的人。所以武将们也是为了保证自己在战场上有足够多的用人权限,就逐渐的开始传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不过当将军在战场上假如真的用这句话来搪塞君王的命令,真的可以吗?
我们都知道,一旦战争爆发,在一场战役中最了解战场请况的一定就是前线的将领了。而且实际中的战场往往都是离皇帝远得很,如果事事都要请示皇帝的话,这一来一回之间的传信时间就已经能够打好几场了,而且就算请示皇帝,皇帝本人也不一定有这个军事能力,不给前线的人添乱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说战场这种事请,其实天高皇帝远。只要战争发生,在里边儿的皇帝其实很难知道具体的战况到底是怎样的。而在清朝的时候,就因为这时间差这种是事请弄出过一个啼笑皆非的事请。
这次啼笑皆非的事是发生在近代前的清朝,在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军舰入侵后,福建沿海的边防军队使用八百里加急的新建去给当时的皇帝传战况。但是这次传的战况还是在入侵前期说的平安了,后来英国军舰放肆攻击到山东的时候,皇帝还在以为自己的边境已经抵抗出了入侵,前朝官员们正在嘲笑英国“不自量力”呢。但是让皇帝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在信件传过来还没多久,英国的军舰就直接破了山东的海防。而且,等到信件再次传到皇帝手上,等皇帝知道英国已近打到了山东的时候,其实当时的英国军舰已经到了天津。此时的皇帝突然收到消息说入侵者已近到天津的时候,直接吓的脸都白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已经是最高配置的八百里加急传消息,依旧是太慢了。
所以说,在古代真正的战争开战后,其实大部分请况将军的决定都吧不会主动给皇帝发信请示的,毕竟等到皇帝回信后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说,在古代手握着兵全的大将们,手里面的权利是非常大的,他们很多的行为都不需要请示,能够自行决断,只要告诉皇帝最后的结局就行。也正是这个原因,历朝历届的皇帝都非常忌惮开国大将,而且只要是手里握着兵权的大将,都是有能够推翻朝廷的可能的。所以说,当初的司马懿正是因为控制了军权,最后才能控制曹魏大权。而曾经的赵匡胤也是先行控制住军权,才有能力最后黄袍加身。
但是古代的朝廷也并不是全部都放任军权,宋朝由于曾经在这方面吃过惨痛的教训,所以对于军权十分忌惮。所以在宋朝后期开始有“监军”这种请况出现。不过监军其实大部分都是宦官,要不就是皇帝的进臣,总而言之皇帝一定要通过一个平台能够严格控制住他的军队的具体行动。同时这些军监们也给皇帝提供了一个便利,那就是他们能够随时记录战况变化,使得皇帝获得战争信息不会延迟太久。不过也正是因为宋朝时重用宦官来监视军队,才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后期明朝宦官夺政的请况。
但是宋朝由于在兵权这边有过非常沉重的教训,所以导致宋朝后期对于军权的掌控是在是太严格了,于是后期它才有了“弱宋”之称。其实要说宋朝的兵质量,绝对是非常厉害的。因为当时他们选兵一点都不随意,而是经选,选完之后还要练兵。整体来说宋朝的选兵和练兵绝对是整个封建时代中最高标准之一了,所以宋朝出来的大部分军队几乎都是“特种兵”的水平。而之所以宋朝在如此高质量的兵队基础之上依旧屡战屡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朝廷对于军权的管控已经超过了正常范围,军队根本没有自己的自主权。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宋朝军队的实际实力。宋朝的军队拿出去打防御战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钓鱼之战中面对蒙古大军时,宋军完全一点不怂的,不仅坚持了足足36年,甚至直接将蒙古大汗给耗死了,这个蒙古大汗至死都没有占到宋军的一点便宜。而蒙古的军队强悍不用说,作为游牧民族,他们几乎天生就是适合战斗的。而且在钓鱼之战中,钓鱼城被开城后,当时的死死守着城门的32位将军全部自刎。宋朝军队的忠实程度、猛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宋朝灭绝后,之后再有蒙古和汉中的战争时,基本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能抗如此久的军队。
而至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放到实际的请况中到底是否能够使用,其实我们看岳飞最后的结局就知道了。当时的岳飞在秦桧等人的蒙蔽下,面对“金字牌”的命令时,足足违命十一次,这十一次的抗命,其实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岳飞最后奉命撤军后,依旧立刻就被关押到监狱里面了。
其实小编更加任认同当时的岳飞是冤死的,并不是冤死于他人之手,而是冤死在当时信息落后这一原因的手上。其实皇帝的命令没有问题,岳飞抗命却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但是信息的不对等最终导致不明请况的皇帝对于这种违抗自己命令的行为十分恼怒,最终造成了岳飞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