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舜网
舜网讯 从常识上讲,除非古树所处的土壤已被严重污染且不可恢复,那么只就“保护”与“抢救”而言,当然是“就地”,而不是“挪”。“树挪死,人挪活。”因为“挪”会伤“根”,“根”出了问题,树的后续营养就要出问题。小树易“挪”,因为小树的根系还不那么发达,同时小树需要的养分也不多。但大树就不一样了,越是枝繁叶茂,越是久经岁月,根系也就越发达,有人测算过,一棵树的根的总面积,一般要比其树冠的总面积大5倍到10倍。
大树移植,如何保证成活率一直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根”上,“根”没办法像枝条那样一锯了之,所以近年来古树名木被“挪死”的事可说是层出不穷。大树进城移植,遭到了众多林业科学家和生态学家的质疑,普遍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大树生长的自然规律,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资料显示,很多城市大树进城移植的成活率不足30%。
村落中有什么最值得留存、最不应该被“挪”走的,那就是古树。树有根,人亦有根。“燕子归来寻旧垒”,“旧垒”已不见,但只要那棵老树还在,“老家”就还在。
诗经说:“唯桑与梓,必恭敬止。”现代人说:“保住古树才能留住乡愁。”古树名木是活的历史、活的文物,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古树的枝叶之间仿佛隐藏着一双双先辈们的眼睛,关切着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保护古树名木,就是感念“前人栽树”的恩德,就是珍视“天人合一”的中国人文传统,就是现代生态文明的老树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