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童年经历对人的生活影响重大,童年充满不愉快的人只会对外界充满戒备,而在愉悦环境中成长的人,往往对社会充满信心!
备注:以下内容为张琪老师分享,爱语心理专栏整理!
张琪:
TA交互沟通心理学指出,识别自我状态的第二种方式就是根据社交中的互动来判断自己所处的自我状态,对此,我是有反思的。
我小时候跟我妈妈互动,我妈妈往往进入控制型父母自我,我呢,就进入叛逆型的儿童自我的状态,跟我妈拧着来。
经常是我母亲教训我这个,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我呢,就不听,反正你说你的,我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总之,就是特别犟,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气得我妈骂也不行,打也不行,因为骂完了,打完了还那样。
01
每次气得我妈不行,拿我没招时,我妈就找我二姐三姐抱怨。
我二姐、二姐心疼我妈,就找我说。她们呢,跟我母亲完全不一样。
她们总是心平气和跟我聊,希望我怎么做,她们完全是一种抚育型的父母自我状态。我呢,立马就接受了她们的意见,进入了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
我妈妈和我二姐三姐跟我的沟通模式一直影响了我很长时间。
以至于我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最早我工作的地方,老板对我特别好,我跟老板关系也不错,应该说,他对我的业务能力提升和个人成长帮助很大。
但是,当我和老板意见不同时,我自然而然就进入小时候和我妈妈互动抵触我妈妈的叛逆型儿童自我,就跟老板犟着来,不愿意按照老板要去的去做,有时,把他气的够呛。
老板的媳妇很聪明,新子也比较温和,看到我跟老板犟起来时,就会过来跟我说几句话,安抚我几句。通常,她跟我说完后,我就想通了,事请也就解决了,我跟老板之间也能正常沟通了。
通过TA的第二种识别方法--社交的互动可以判断出,当老板进入控制型父母自我时,我习惯新的进入叛逆型儿童自我,这时,我什么都听不进去。当老板的媳妇用抚育型父母自我跟我沟通时,我就进入了适应型儿童自我,变得顺从,配合。这跟我儿时和母亲、姐姐的互动模板相同。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反观自己的言行,还要观察互动时对方的言行,有没有跟自己的家庭经历相似?
如果像我一样,总是进入和儿时相似的互动经历:跟控制型父母自我的人相处,我就进入叛逆型儿童,跟抚育型父母自我的人沟通就进入适应型儿童自我。那么,我就可以根据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选择跟什么人更多互动,或是跳出习惯的互动模式,让人际互动更和谐!
总之,我们的三自我都是由话语、语调、手势、姿态、面部表请而组成的,不同自我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不同的人生。
人生由我不由天!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由你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