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常听到不少家长相互诉苦,自家宝宝不听话,规则说了无数遍却总是屡教不改,既头疼又无奈。
家长们感慨,孩子似乎像是失忆的天使,他们都特别喜欢重复问同一个问题,让爸爸妈妈重复同读一本书,甚至有时候同一个错误,在多次提醒后却屡教不改。
家长们感觉很无奈,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记住呢?
02
Joey:
我家宝宝现在4岁半,从3岁左右开始,他就经常对我们家长的话不上心,常常“左耳进,右耳出”。
我在家做饭,没时间看着他,叫他不要去阳台玩,口口声声说好的,但没过几分钟又跑过去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每天晚上给他说睡前故事,好几本故事书,但就是爱听那一个。明明已经连续讲了好几十遍了,还要听,说得我都会背出来了他还没腻,真是无奈……
相信许多家长也有与Joey同样的烦恼和困或,孩子怎么就记不住家长的话呢?
其实,“记住”不是一瞬间的事请,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首先我们通过各种感官系统接收信息,过滤掉无用信息的同时将有用的信息储存在我们的短时记忆中。
其中非常重要,且被重复多次的信息会进入我们大脑的长时记忆。(这便是随着时间流逝但仍能牢记的信息。)这个过程是人类在记忆时,大脑的工作过程。
从记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重要的信息,二是重复的信息。两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才能“牢记”。
03
事实上,孩子常常屡教不改,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听话,而是孩子的大脑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功能尚未完善,因此并不是孩子通过努力就能一次新记住家长的告诫。
从大脑结构来看,孩子的大脑比成伦的大脑有更多的神经元连接,但是他们的抑制新神经递质却比成伦少的多。
也就是说孩子的注意力特别涣散,他们能同时注意到很多事请,但是他们不知道哪个才是重点。也正因为孩子大脑的这个特点,他们总是特别的有创造力和发散思维。
当我们在对孩子循循教导时,他们或许前一秒钟还在认真地听讲,但后一秒钟注意力就被其他事物吸引了,家长的告诫也变成了“耳旁风”。若孩子并没有注意我们说的话,也抓不住重点,他们自然无法记住父母的告诫。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不妨试着言简意赅,说关键和重点就可以了。不然絮絮叨叨说一大堆,既让孩子的注意力溜走还容易让孩子抓不住重点。
从思维发展来看,一般孩子3岁~7岁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思维内容是具体的,太抽象的词汇孩子尚未能理解。像Joey跟宝宝说阳台,但宝宝并不知道阳台指的是哪儿,需要具体到“超过窗户的地方不能去”,这样的提醒对宝宝更有效哦。
另外,想让孩子不再犯错,家长需要不断地重复重点。我们的记忆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通过多次重复同一信息,才能牢记。同样,孩子也需要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让重要信息进入他们的长时记忆。
在被重复提醒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得到了练习的机会,不断加深记忆,还把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牢记于心”。
从心理层面来看,孩子“屡教不改”也可能是逆反心理。3岁左右开始,孩子进入第一个“叛逆期”,开始出现比较强的自我意识。当家长说,不可以的时候,孩子更好奇:为什么不可以?我就要去试试、看看,我偏要去。若家长反复强调不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仅机起孩子的叛逆心,还给了孩子暗示。
因为当人被告诫“不可以做某事”时,头脑中第一反应是“做某事”,然后再出现“不可以做”这个念头。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制止自己“做某事”是很困难的。
因此,家长重复信息时,尽量少说“不可以做某事”,多重复直接的指示,对孩子牢记信息更高效。
04
每个孩子的记忆能力和记忆策略都有所不同,有的孩子重复10遍可以记住的东西,但有的孩子或许需要重复20遍。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强求每个孩子发展的速度相同。
当然,家长除了需要花点耐心帮助孩子记忆,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让记忆更加高效。
若孩子属于叛逆心理太强,总是与家长对着干,让家长束手无策,可以寻求儿童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根据孩子的请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屡教不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