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月
夜
愿你一念 念念温暖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秉烛夜谈15
今天我读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第十八章,里面提到有个小女孩问妈妈:“读书是为了什么?”
恰逢这两天又是高考日,听一个朋友说他们小区有个十七岁的孩子刚考完试,就跳楼自杀了。
具体是为了什么事请还不知道,但是想来是跟学习有关的事请,否则怎么会选择一考完试就跳楼了呢?
从现在的教育环境来看,人们的目光正在变得越来越短浅,因为古人早都总结过人一生的规律,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为什么一定要求孩子要早早就展露出过人的才能呢?
姜太公八十岁才封侯拜相,百里奚也到了七十岁才被秦王赏识,他们如果生在这个时代,会不会被急功近利的思想早早就把所有的人生理想给卷没了,根本等不来人生还有飞黄腾达的那一天!
作为父母总是希望能早早看到孩子成才,希望能看到孩子做出一番事业,这是每个父母心中美好的希望。
不过像汉朝的晁错,官做到让一国之君对他的计策言听计从的程度,事业不可谓不风光,但是他发动的削藩运动让自己从天堂跌到了地狱,他六十多数的老父亲不想看到儿子死到自己前面,竟然提前喝毒要自杀了。
已经成年的孩子,最后还能连累父母致死,这样的事请在历史上也是很普遍啊!
尤其是从政的人,古代的刑罚基本都是比较苛刻的,一人有罪,株连九族的事请常有发生。
像晁错这么有才的人,最后却是这种下场,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相信晁错他爹一定希望自己的儿子生得越笨越好。
苏轼不是有一首诗说的特别好,就是“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病到公卿”。
孩子笨一点,运气好一点,不一定要做人中龙凤,能够安安稳稳度过一生,应该也是父母的极大幸福。
读了历史以后,就会明白读书好不一定带来的全是锦绣前程,也有可能是人生更大的风险。
只不过就算是读书有风险,我们依然不能放弃读书。
因为读书可以使人明理,可以让我们通过前人的经历,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从而可以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
愿你一念 念念温暖
我跟母亲通电话的时候,她向我讲述了一件事请,她说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到庙里进香的时候,遇到两个十几岁的少年。
庙里是不允许未成年人在没有成年人的陪同下进入的,所以那两个孩子就求我母亲和她的朋友带他们进去,母亲就和朋友把他们带着一起进去了。
路上母亲就和他们聊天,问他们是为了什么事请来庙里上香?
两个孩子就说快要中考了,他们想来庙里求菩萨保佑,让他们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
母亲的朋友就问他们考上好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两个孩子也很诚实,很坦然地说考好学校,就是想以后能有个高学历,好多挣钱,买好房、开好车。
很多人肯定觉得孩子说得没MAO病,那么辛苦的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以后能有资本好好享受生活吗?
只不过当大多数人都是把读书的梦想如此定义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梦想经过几十年发酵以后,现在的年轻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没意思,除了吃喝玩乐,年轻人几乎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值得追求的事请。
更重要的是吃喝玩乐只是看似是一种很快乐的生活,但实际上给人带来的是更多内心的空虚与匮乏。
而过于追求浮华的生活就必然会失去对经神世界的追求,如果人活着只是一个肤浅的躯壳,那么人与人之间希望能够互相了解,互相包容是不是就变得特别困难?
成年人和孩子都经神空虚,浮躁,彼此之间能不爆发战争吗?
现在大家对十几岁的孩子普遍有一种印象,就是难说话,本来父母能跟孩子交流,结果随着孩子日渐长大,突然有一天就不能正常交流了,这是正常现象吗?
并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孩子沉M于网络世界,和父母几乎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因此而导致的悲剧也很多,其实根本原因不就是根本价值观割裂所造成的!
读书是为了什么?
最好的答案我想就是为了统一价值观,只不过如果是统一的错误价值观,危害就会越来越大!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远离错误的价值观,我想作为父母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历经时光检验的真理。
当父母拥有了正确的观念,就很容易将了正确的价值观传输给孩子。
孩子如果还小,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大了,我们可以自己学习,再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去达到重塑孩子价值观的目的。
想一想如果父母就是真理的代言人,会产生什么效果?
所以,多读传统经典真的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往期推荐
为什么说一切都是注定的?饿死的丞相周亚夫带来的启示
看古代父母是如何为子女选择婚姻的?穷小子陈平的婚姻带来的启示
历史可以教会你,判断一个人命运吉凶祸福最简单的方法
读完这篇文章,感到受益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点赞、转发、评论。
校注|徐熬翔
点个“在看”,感恩遇见,愿我们和挚爱的人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