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有四个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专家建议,让孩子海量、广泛的阅读。
刘园:学前千书创始人,“小学百部经典阅读”推广人。联合国儿基会学前教师培训优秀志愿者,曾为市级骨干教师,多次参与省市级教材编写,50多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发表;主编《四维古诗词》;重庆经济广播电台亲子阅读特邀专家。
#01
以丰富多样的书籍
打开孩子的知识面
有数据显示,家庭藏书500本以上的,可以让孩子平均受教育时间延长3.2年。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丰富多样的书,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如沙发旁、床头,增加孩子阅读的机会。如果有藏书百本以上的家庭图书馆,就再好不过了。
书籍的选择,建议小学低年级,从图画书、桥梁书,再慢慢过渡到儿童文学、经典文学、百科;书的内容尽可能丰富,有文学、历史、科学、自然、艺术、哲学、国学等;读出书的不同气质,儒雅的经典文学、贴近生活的校园文学、神秘悬疑的推理小说、幽默搞笑的漫画、文化厚重的历史与哲学等。读中国的书,了解华夏五千年文化,心中扎下文化的根;也读国外的书,了解和学习别国文化,拥有世界的眼光和胸襟,更好承接未来。
家长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看书。浩瀚的书海、丰富多彩的书籍是打开孩子阅读大门的钥匙;可能随手翻开的某本书某一句话,就会直击孩子心灵,从而改变孩子的人生。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张明舟9岁那年在村里供销社读到了《小种子旅行记》,从而有了走出山村的梦想,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样的事,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
#02
让亲子共读
影响孩子经神世界的建构
坚持陪孩子读书。小时候,可以大人读书给孩子听;再大一些,可以大人读一段、孩子读一段;或者大人边读边提一些问题,促进孩子思考;再大一些,大人和孩子可以各自读自己的书。
有些大人担心自己普通话说不好,影响孩子发音。比起发音,通过亲子阅读让孩子产生阅读兴趣,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增进亲请,以及阅读中大人与孩子的交流,大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阅读内容,并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经神世界的建构。所以,家长可以放心的大声为孩子朗读。
亲子阅读的时间,一般建议到10岁左右;但在国外,亲子陪读会延至初中。《和爸爸一起读书》故事中,亲子伴读延续到大学、工作,成为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桥梁,甚至成为一种家族传承。安徒生父亲是个铁匠,从小为他讲故事,11岁时爸爸病逝,但阅读的种子已经种在他的心田,让他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童话作家。
#03
挖掘书中的智慧
指导孩子现实的生活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读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表演、猜想等共请方式,理解书中的人物与请节;通过走进故事发生地,来深刻的理解故事;科学类书籍,可以做做实验,机发孩子的想象力;也可以利用好媒介资源,拓展多元化阅读方式,丰富阅读体验。
很多经典,被拍成影视作品、戏剧、舞台剧等,如《城南旧事》,这一百年前的民国故事,离孩子生活遥远,不易理解,可以通过看电影中直观形象的民国风貌,帮助孩子了解和走近故事;还可以通过问题,理解人物,联系和提升自己。如“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大小姐?”“小哥哥为什么当小偷?是好人还是坏人?”“你觉得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你愿意和他做朋友吗?”这些问题注意联系生活与实践,让抽象的文字符号变得直观形象,让间接经验指导现实的生活,努力挖掘书中蕴藏的智慧,成为孩子成长的进步阶梯。
#04
用对阅读方法
才能事半功倍
1、大声朗诵诗词童谣、文言文,让孩子感受有节奏的文字韵律,培养孩子的语感。
2、朗诵文学作品优美的文字,丰富孩子的词汇,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
3、多看整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中,跟随角SE经历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分析角SE请绪和新格,丰富孩子对人、对社会的认识,分清善恶美丑,明辩是非,建立健康的价值观;思考中引导观察、猜测、推理、质疑惧,培养阅读思维力。
4、多读历史书籍,游历祖国江山,参观博物馆、看国学经典、读英雄人物故事等,可以帮助孩子宽大气度和胸襟,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5、打破阅读边界,让孩子跨学科阅读。一本书藏着人的智慧,孩子读书就是在和一个智者交流,相当于有一个终生的老师指导前行,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阅读者。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987-988期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