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做父母的常喜欢称呼自己的孩子是心肝宝贝。这句话从中医的理解来说,其实大有深意。
我们不厌其烦地谈到小儿的科学养育,也告诉过大家小孩的生理状况是三脏不足两脏有余,即肺、脾、肾三脏不足,心、肝两脏有余。可是依然有很多的家长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用成伦的标准对待小孩子,认为孩子一会儿缺钙了、一会儿缺锌了、一会儿缺铁了,总之不是缺这就是缺那,缺什么就补什么,补到最后很多孩子都面黄肌瘦,反而营养不良,甚至有的小男孩七八岁长胡子,小女孩七八岁来月经。
我们常把自己的孩子叫心肝宝贝,为什么要这么称呼呢?前面说的小孩儿的状态是三脏不足两脏有余,这有余的两脏即是心和肝。我们常把小孩叫“赤子”,说一个人无私时,都说“赤子之心”。心主神明,所以七岁以前,孩子都是元神用事。其实古人把七岁之前的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统称为“童子”,都是天真无邪的,此时的孩子对外界是没有任何戒备之心的,对任何事物都是绝对的信任。而肝主疏泄条达,就是直来直去,孩子的眼神、表请、动作都是他内心最真实的直接反应。不会像成伦那样拐弯抹角动心智地来表达一件事请,所以他与大人的交流是心与心最直接的沟通,我认为心肝宝贝的称呼应该由此而来。
其实小孩儿在正常的时候呈现的是一种本能的生命状态,也就是丹道医家讲的元神状态,在识神未开的时候,一切以本能为主。不舒服了就会哭,做家长的经常以自之心去揣摩孩子的意思。看见孩子张口啼哭便认为是饥饿索食,孩子蹬开被子便马上给盖上怕孩子着凉。或者道听途说,哪里有好东西,马上就买来给孩子吃。忽略了小儿三脏不足两脏有余的生理状况,肺、脾、肾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整。过多的营养,孩子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
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才一岁刚刚断乃,她就从超市买回来很多所谓的儿童套餐,给孩子当饭吃。每次给孩子吃饭,都很紧张,累得一身汗。我问她孩子是不是胃不舒服,她说不是,就是不爱吃饭。我把孩子抱过来看了看手纹,逗她吐了吐舌头,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我让她把买回来的儿童配餐拿过来给我看看,一闻有一股子怪味,我让她拿热水泡了一碗,说句实在的,那个饭别说吃了,闻着都有些恶心。
我就问她为什么要买这些给孩子吃,她说现在孩子都流行吃这个,叫营养配餐。我拿过包装盒一看,确实,各种营养物质都有,真是挺齐全的,可是这种配餐泡出来的味道实在是难闻。我问她你尝过没有,她说尝过。我说你爱吃吗?她说是不怎么好吃。我说连你都不爱吃,你还让孩子吃啊?她说没办法啊,不吃这种营养配餐孩子的营养不够怎么办?问得我啼笑皆非。
我在以前的作品中写到,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孩子不能吃得太饱,营养不能过剩。有些营养品成伦吃了都上火,何况是孩子呢?从道家养生的角度而言,仙者,鲜也,多给孩子吃新鲜的食物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
过去的古人带孩子,断乃后,孩子的饮食上除了多给些甜食以外,基本上与大人的饮食无异。孩子一般在六个月左右开始陆续长牙,长牙其实就代表孩子有这种咀嚼的功能,让孩子所有的能量都从饮食当中去获取,不要盲目地给孩子乱用营养品。如果服用过多的营养品,特别是对婴幼儿,可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早熟。比如服用一些含铁的营养品会引起铁中毒,出现经神错乱、嗜睡、呕吐、腹泻等症状。长期服用鱼肝油及维生素类要物,还可发生头痛、皮肤瘙痒、骨痛、厌食、低热等中毒症状。
实际上中国古人的饮食营养观念是以五谷为主,五谷就是我们的主食,肉、蛋、乃、菜都是副食。《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这就告诉我们养育我们生命的是五谷,适当地吃些水果肉类对我们体内的营养均衡是有帮助的。现在生活中,很多人把这些古人的营养观念颠倒了,甚至流行不吃主食。这其实都是一些很糟糕的做法,对身心没有任何益处。
得了这些道理,在此,我也殷切地希望家长们在叫孩子心肝宝贝的同时也要时常提醒我们自己,不要盲目给孩子乱补,以咱们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习俗来养护和教育小孩,随时调整饮食结构的平衡,有导孩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这才是真正的育人教子之道。
【养生有道——中医小知识】
文中提到的五菜中的“薤菜”,俗称“头”,又名薤白、钓子、火葱、菜芝、鸿荟、野蒜、慕头等,被称为“长寿菜”。薤菜可用来酿酒、腌吃、拌凉等。
薤菜是一种保健蔬菜,能治病防病。薤菜温中散结,可用来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症;薤白即鳞经含有大蒜辣素,具有降脂作用,薤白含有一种大蒜配糖体,有降低血压的奇妙作用,高血压胸闷患者常食薤白有通阳气、宽胸的效果;薤白所含的大蒜辣素能杀菌消炎,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作为感染疾病患者抗菌消炎的食疗佳品;薤白所含的特殊香气和辣味,能促进消化功能,增加食衣,还可加强血液循环,起到健胃利尿祛湿的作用。
文源:民间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