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说:请不要把过去的不幸,重压在记忆上。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限定于过去,失去了在当下的自信和勇气,那么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不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
如果你一直强调“我天生就是穷人,再努力也没用,只是白费力气“,那么你所有的努力到最后也只是能维持温饱,而不会变成富人。
哈维在《有钱人和你想得不一样》中认为:没有天生的穷人,只有穷人的思维。
大多数穷人没有意识到,自己之所以穷,不是因为命中注定,而是思想只停留在他们能看到的东西,只活在肉眼可见的世界。
财富是一种博弈
哈维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穷与富都是相对的。在钱这件事上,既有外在的法则,也有内在的法则。
外在的包括赚钱的能力以及投资能力,而外在的因素在于思想的不同。
一个人有没有钱,能不能赚到钱,跟新格、思想和信念有着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跟他的愿景与野心相关。
在哈维看来,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命运,不在于做多少事,付出多少努力,而在于一个人能否持续提升自己的能量。
就像一个妻子总是埋怨丈夫没本事,赚钱少,每天为了钱而吵闹。不仅家庭关系变得紧张,感请也会逐渐冷淡。
更重要的是,吵闹并没有让丈夫变得更加富有,反而越来越窝囊和颓废。
妻子不知道的是,丈夫需要的是鼓励和机励,而不是抱怨和埋怨。
女人想要机发男人的赚钱能力,是正向肯定,不是时刻的打压。要不断引导丈夫模仿有钱人的思维去思考,才会变有钱。
所以女人首要相信的是男人一定会成功,而且肯定会成功,不会失败。
这就是相信的力量,也是心理学中讲到的自证预言效应。
老话说:你的收入,只能增加到你最愿意做到的程度。
而财富也是一种心理博弈,你相信能赚多少钱,就会真正的赚到多少钱,这是财富法则。
信任的力量
你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变富,并且坚定地信任自己,结果一定会如愿以偿。
在《有钱人想得和你不一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人走在悬崖边上,突然失去平衡摔下悬崖,所幸的是他抓住了崖壁,危在旦夕。
慢慢地,男人开始体力不支,使出了全身力气喊:上面有人吗?救救我吧!”
终于,有一个洪亮的声音回答他:我是上帝,我可以帮助你。你把手放开,要完全信任我。
但这个男人并没有放开手,依然在喊:上面有人吗?救救我吧!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要么全信,要么不信。
全信就要无条件把手交给对方,要么压根就不要信。你不能一边揣测,一边还期待被救赎。
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学会无条件信任别人,要就抛弃旧的思考和存在方式。
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你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就能真的成事;你相信自己会遇到一个两请相悦的爱人,就真的会遇到;你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最终就会被温柔以待。
因为,念念不忘,必有回信。
你相信什么,就会真正拥有什么。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
之前,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是不可能有钱的,能有温饱的生活,已经是命运的垂怜。
并且还自我安慰自己是佛系的文青,极简主义和低物质需求。但我内心很清晰,因为赚不到很多钱,只好假装不喜欢,假装自己什么都不要。
根本的原因是要不起和求而不得。
直到后来没了工作,生活一无所依,才敢于面对之前懦弱和处处逃避的自己,直到退无可退,才重新审视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失败?如此穷?
当时读到这样一句话: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才明白,我所有的失败都源自于自己,都源于缺乏一颗勇敢的心以及向下扎根的耐心和向上成长的野心。
人生就像一棵生命之树,我们的愿望就像是果实,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在乎种子和扎根,只是想要果实,是无论如何也要不到的。
就好比,你想改变看得见的东西,必须要先改变看得见的东西。
同理,穷人想要变得有钱,首先要抛弃的是穷人的思维,放弃“我是穷人”的想法。
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不是要有很多很多钱后,才能有“我是富人”的笃定吗?
但你没有想成为有钱人的心思,你不相信自己会成为有钱人,会一直用穷人的方式在生活,也就是说你永远不敢冒险,永远畏首畏尾,永远待在原地用低质量的勤奋来重复自己的人生。
而不愿意相信,只要你改变穷人思维,改变守旧的思维,就能向前一步,获得人生的财富密码。
因为金钱是一种结果,财富也是一种结果,因为相信,所以才能梦想成真。
对于穷人来说,先改变你的内在世界,改变你的穷人思维和想法,才能从穷走向富。不妨每天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有钱人的脑袋,坚定信心,就能把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