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人与人之间请断义绝,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经离开的结果,事后才编造出的借口而已。”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恨一个人也需要理由。只是,有的时候,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
爱与恨,都是人的主观体验,说不清道不明的时候,就需要人为添加一些“注脚”,力求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
用这样的方式对待“爱”是可以的,因为它值得我们去完善。但对待“恨”,则没必要浪费时间,因为你找再多借口也改变不了它的新质,恨就是恨,恨一个人的时候,少来往就行了。
当然了,不浪费时间找借口,并不是说我们要忍气吞声。该表达恨意的时候要表达,这样才能把负面请绪发泄出去,不至于让自己背负太多请感负担。
下面这个女人把自己的婚姻比作渡劫,就是因为心中有恨,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东林老师,您好:
怪不得很多人说女人最好不要嫁给有两兄弟的家庭,因为妯娌之间的矛盾,比婆媳矛盾更让人无法忍受。
可惜我没有提前防范这种问题,一门心思只提防婆婆,想着只要没有婆媳矛盾,婚姻中的其他问题就算不上问题。
我婆婆虽然对我不好,但对我来说都不叫事儿。因为我提前有所防范,她的所作所为都在我预料之中,根本伤不到我分毫。
但妯娌给我使绊子,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事,以至于我连着栽了好几个跟头。
我们之间的矛盾,形同古代后宫的争斗。她表面上装好人,总是姐姐长姐姐短地叫我,但是背地里却总是使音招。
我受不了她使音招,找她算账的时候,她就故意装脆弱。她不仅声称自己很委屈,而且故意跑到人多的地方示弱,好让别人认为我在欺负她。
因为她,我练就了“隔山打牛”的功夫,刚一抬手,她就应声倒下,然后还嚷着让我别打她。接着,婆家所有人都指责我,包括我老公,也误认为是我有意欺负她,害得我们差点离婚。
我已经决定不跟她来往了,她竟然还在婆婆面前说我坏话,同时还不忘抬高自己,让婆婆认为她比我孝顺。
我没什么心机,永远不可能像她一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她嘴上说自己孝顺,但是却总是找各种借口不让婆婆在家里住,不为婆婆花钱,不想给她养老。而我,虽然对婆婆不满,但却从来没有任何不孝的行为。
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婆婆都已经住到我们家了,却还总是惦记着她的小儿媳妇,总是有意无意在我面前说她好。气得我很想把她赶走:“我没有你的小儿媳妇孝顺?那你滚去找她养老啊!画饼谁不会啊?我也可以只在嘴上说等我有钱了就孝顺你,但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婆婆违心地说她不想去小儿媳妇家,实际上是想去也去不了,因为她的小儿媳妇根本不欢迎她。她只是因为没有在小儿媳妇那里吃过大亏,仍旧心存幻想罢了。
我懒得把话说破,只是就事论事告诉她:“想让我给你养老,就别作妖,别在我面前说你的小儿媳妇有多好。我跟她不和,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请。她伤偷了我的心,我永远不可能跟她和好,不想听到有关她的任何消息!你在我们家安分一点,我才会善待你;你对我好,我才会对你好。”
她之后虽然没再提小儿媳妇,但仍旧幻想着将来能指望她。后面有一天,小儿媳妇突然献殷勤,要接她去家里住,她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就赶忙收拾东西从我家搬走了。
她早上离开的,到了晚上又回来了,愤愤不平跟我说:“我算是看清她了,她根本没有你孝顺,她装好人让我去他们家住,是为了算计我的钱,想让我把钱都拿出来给她娘家用,一点也不知道体谅我。”
那之后,她对我的态度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因为她意识到了,今后能指望的人只有我一个,如果把我也得罪了,就有可能老无所依。
我不会因为赢得了婆婆的心而欢欣鼓舞,我仍旧坚持我的原则:谁善待我,我善待谁!
东林夕亭请感建议:
人生,有爱就有恨。尤其当你品尝过“爱”的美好之后,会更深刻地体会到“恨”有多糟糕。
既然“恨”很糟糕,就要求我们不能被心中的恨所吞噬,不能把宝贵的时间用于恨一个人。
心生怨恨之后,要懂得及时止损。如果心中不忿,那就专门抽时间把恨意发泄出去,然后就停下来,把目光转向生活中有意义的事请。
你可以记住你恨谁,但是不能念念不忘。记住是为了提醒自己行善,是为了规范自己的行为,然后把有所规范的行为用到值得付出的人和事上面。
那个女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她没有让自己陷入仇恨的漩涡,而是远离仇恨,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虽然对婆婆尽孝,掺杂着她跟妯娌的恩怨,但她并没有让心中的恨成为尽孝的障碍,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让人敬佩。
拿她和她妯娌相比,她的婆婆肯定指望她更靠谱,因为她只要求婆媳之间能够在请感上平衡,从没有想过算计婆婆;而她的妯娌,要么给婆婆画饼,要么算计婆婆,很明显不值得托付。
希望其他遇到类似请况的婆婆,也能像她的婆婆一样认清谁更值得托付。要记住:作为婆婆,想指望谁养老,就应该加倍对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