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婚嫁 > 情感 >
当代教育困境:不学习的父母在努力育儿,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
更新时间:2022-04-29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政协委员许洪玲曾建议,每位父母持证上岗,并在社区举办备育学园,引发热议。

不少网友对此表示非常赞成。毕竟当老师要考证、驾驶要考证,养育子女这样的大事,难道不值得父母为此学习么?

伊坂幸太郎的就曾表示,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实在是太可怕了。

无论家长学堂的存在是否合理,大众的反应至少体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多中国人曾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受到伤害。

不学习的父母在努力育儿,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虽然过于夸张,但是结合青少年的成长现状来看,不无道理。

父母固执地按自己的标准教孩子,老师用同一个标准教学生,就是当前教育的现状。

吃苦教育

最典型的中式教育思想就是吃苦教育,古有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代种种名人励志故事里,写满了他们成功前受挫的经历,表示不能吃苦就无法成才。因此家长们在为孩子创造挫折一事上,迸发出了种种奇思妙想。

比如乐嘉曾分享4岁女儿沙漠徒步的经历,4天走了76公里,走出了满腿红疹。女儿6岁的时候,就把她送到少林寺,还要求师傅对她狠一点,让她学会坚持,不会半途而废。

乐嘉想锻炼女儿面对苦难的能力,但小女孩锻炼的,可能是忍受父亲折磨的能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谎言。

人的一生最不缺的就是挫折。武志红说,孩子不是不需要挫折教育,但是人为制造和附加的挫折,只会造成伤害。

所谓挫折教育,是习得面对挫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将注意力全放在挫折上,以为挫折越多人就越坚强,完全是本末倒置。这些苦难只会让人遍体鳞伤,心中充满对未来绝望,充满对父母不信任,最终失去爱自己的能力。

大家长思想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父权社会,三纲五常,父子君臣夫妻,仁义礼智信。今天的社会,依然没有摆TUO这种文化烙印。所谓打击式教育,不过是维护家长权威的幌子。

在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有一个根据数字盲选房子的环节,杨烁的儿子杨雨辰想选择5号,因为5号是他的幸运数字。杨烁马上表示不满,5号是你的幸运数字,但1号才是我的幸运数字,碍于面子,还是听从了儿子的想法。

发现儿子选的5号是最差的房子时,杨烁立马感觉自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音阳怪气地嘲讽杨雨辰。这样的嘲讽和打压,存在生活的每个细节。杨雨辰衣服没整理好、走路不够快、姿势内八、衣服叠得慢等等,都会遭到父亲无请嘲笑。

杨烁在采访中表示,他是为了让孩子长成一个男子汉,才严格要求。可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借由打压孩子的自尊,抬高身为家长的威严,以确保在家庭中的绝对统治地位。以自私想法为出发点的教育,自然不会让孩子受益。

与打压式教育相矛盾的是,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保护。“除了学习你什么都不用管”,不让做家务、不让承担责任,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请,第一时间选择包庇。孩子能够无条件地依赖家长,却很难学会独立面对生活。

成绩至上教育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我们必须承认应试教育的合理新。它能够大规模提升人们的基础素质。一定的规训能够让人摆TUO动物新,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但现在的应试教育却是规训的过度延展。中国现代学校的管理跟监狱高度相似。

怎么走路,怎么坐,走路的时候怎么拿东西,怎么回答问题,甚至上厕所之后怎么洗手,都有严格规定。如果有位同学严重触犯纪律,会遭到通报批评,严重时会进行罚站、罚抄或者退学处罚。

学校是个阶级分明的小社会,划分等级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每次考试之后都有排名,靠前的同学拥有坐前排或自由选择座位的权力,获得公开表彰的荣誉和物质奖励。

衡量学生好坏的最高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如果成绩足够好,那么即便不守纪律也会被认为是好学生。衡量学校优良的标准就是升学率,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对成绩的追求到达一种疯狂的境地。

一位教授的发言振聋发聩,我们拼命让孩子度过现在的高考,但他是否有能力度过人生的大考?直指教育痛点。

结语:

中国的封建历史十分漫长,存天理灭人衣、克己复礼等思想贯穿在我们的文化中,泯灭衣望、摆TUO本我的思想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基因里,忠孝仁义的概念也融入到对每一代的教育中。

在家庭中就体现为,家长拥有最高权力,孩子的意见没有任何分量,他们的力量也太过弱小。不小心打伤父亲被诬陷是调皮,字迹潦草就被予以体罚,没有胃口还是被B着吃饭,没有成伦的权利,却被用成伦的标准要求。这是教育进步艰难的原因,因为主人公几乎不发言,而他们的父母不愿改变。

中国人有很强的的从众心理,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父亲,很难为了家人的幸福,放下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因为不想遭到外人的轻视和嘲笑。越是强势的文化环境,这种规训就会越强大。

但是改变现状的方法却很容易,那就是从一个小家庭开始改变,从尊重孩子的人格开始,进行平等的指引式教育。

可能没法拯救所有的孩子,却能让自家的孩子过上幸福的童年,孩子的下一代也会因更加完善的教育,过得更加快乐。

那些从不完美家庭走出的孩子,可以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学习成为一个好家长。那些从应试教育走出的学生,可以试着完善新的教育理念,成为一个好老师。

传统赋予了我们生存的底气,但是创新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会让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关键词:当代,教育,困境,不,学习,的,父母,在,努力,
>>>
>>>
频道热点
恋爱
婚姻
情感
育儿
  • 学会释怀,活得自在,活得自我
  • 人生中的一切遇见和相遇,都是天意的安排
  • 百年正青春 永远跟党走|没有平凡的岁月,只有奔跑的青春——魏东来
  • 网络举报哪家强,山东找蓝翔
  • 孩子看见喜欢的东西就要买,不然就撒泼、哭闹,家长应该怎么办
  • 小 baby 要的,车企产品经理给不了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