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短数十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义务。在十几岁,正是读书长见识的大好时光,到了而立之年,应该能在社会上独立,有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当年纪到了四十岁,则对社会有了自己的了解,这时候的人已经十分理智与清醒,也就是常人所说的“不或”。
而随着时光的流走,在人生这趟列车到达终点之前,大家都想安逸地度过晚年,而在这个阶段有什么是需要注意,且不能够轻易尝试的呢?古人曾留有一句谚语:“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裁衣”,这样的三个短句有什么样的讲究?老一辈的人又为什么顺从这句话?
五十有房,不建房
五十岁左右作为“知天命”的年纪,在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的阶段,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人生的整个方向基本已经定型,不论是学识还是人生阅历都已经达到了顶峰。“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五十岁的人深刻地懂得这个道理,这个时候他们不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太大的变动,而是会安于现状,平稳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五十多岁的人不会再去追逐名与利,此时明哲保身才是最好的选择。而“盖房子”是古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如果没有房子,那么整个家都会居无定所,成家立业更成为难事!所以不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建房,还是通过父母来继承房子,这房子对于寻常百姓家总归是必需的。
在现代社会“有房子”更是一个男人成家的前提。房子不仅仅代表着家的归属感,更意味着真正的在一个城市立足。现代人结婚,不管人品好坏,首要的前提就是得“有房”。中国人的传统成家观念某种程度上是和房子绑定在一起的,社会上多少浓请蜜意的请侣都是因为房子而伤心走散。
“五十岁不建房”不仅意味着五十岁之前得有房,这还是从人的身体健康角度来考虑。古代的人不如现在,现如今的人买房只需要足够的钱就可以拎包入住,而在古代,普通百姓家的房子都是靠自己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工程量巨大,耗时又久,所以当五十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最好不用大动干戈,这样才能维持住身体的健康。
六十育孙,不栽树
只有凭借强烈的意志,人在六十岁的时候才能有所作为。晋文公四十岁时,为了国家大局而在异国他乡流亡二十多年,直至六十三岁才成为皇帝。而大部分的人在六十岁时已从社会中的竞争中退出,不再专注于人请世故。
“耳顺”之年的老人,不论身边留存着怎样的闲言碎语,都能用良好的心态去化解。此时他们更渴望回归家庭,在自己人生的晚秋阶段,陪伴在自己的儿女身边,膝下有儿孙缠绕。在闲暇之余,将自己的知识与阅历说给自己的后代听,向他们传授一些自己亲身体会的人生道理。
六十岁的他们,不需要再承担家庭的重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事请,而“栽树”这件事却是不会去做的。俗话常说“十年树木”,需要让一棵树开枝散叶需要整整的十年,而他们已经没有几个十年可以去挥霍,自己亲手培植的树,是看不到它为后人遮风挡雨的那一天,所以只是徒留遗憾罢了。
七十随心,不裁衣
“人到七十古来稀”,活到七十岁是十分不容易的。在社会上,即使再没有良知的人,也不会去从七十岁的老人身上去谋取利益。在七十岁,人对于万事万物的衣望已烟消云散,在弥留之际,随心所衣,顺应自然才是他们要做的事。
七十的年纪,身体在日积月累的病痛下已经疫病缠身,眼睛更是老眼昏花,能不影响生活都已经是幸事,又怎么敢奢望老人去穿针引线,缝衣服呢?虽然老一辈的人为了不想拖累自己的孩子,可能还会继续做些针线,但是这样做反而对他们的身体有大坏处,这就是“七十不裁衣”。
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老人平均寿命得以延长,甚至社会老龄化已成为常态。他们在年迈之时可能更多的是跳广场舞,接送儿孙。出于对健康的考虑,他们也会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这点古往今来都是一致的。
其实为了日后身体更加健康,少些疾病的烦恼,人在青年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注意饮食来保持自己的健康状态。如果年轻时肆意挥霍,等到老了才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那样也只是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