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有个女孩感慨,最好的朋友结婚没有通知自己,直到快生孩子了,她才从别人的口中听说。而她们当初约定,谁先结婚,另一个就去给对方当伴娘,等生了孩子,还要做彼此孩子的干妈。
她很想给朋友打电话,问问她结婚怎么不通知自己,是不是早就不拿自己当朋友了。
冷静下来又觉得没必要,对方的态度已经表明她的选择,贸然跑去质问对方,只会让自己尴尬,如果这段友请注定要结束,不如就这样静悄悄地结束。
虽然极力安慰自己,但内心依然很失落和难过,女孩甚至反思——是不是我的新格有问题?我是不是太不好相处了?
其实,这就是人生。
在人生这条路上,孤独常有,有些人只能陪我们一程,却不能陪我们一辈子,更多的旅程需要我们独自完成。
我们在某一阶段结识的朋友,也许在那个当下,与我们灵魂契合,可以互相陪伴,彼此安慰。
但是度过那段岁月,各自奔赴新的旅程,遇见更多人,渐行渐远在所难免。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生命中的变化,明白“孤独才是人生的底SE”。
实际上,有一种人,混到最后,一个朋友都没有。
但是这种人反而混得很好,可以站在山顶欣赏夜SE,能够伸手够到想要的生活。
那是因为,他们对朋友和人生这两个词有足够的理解,他们明白一个人最大的依靠是自己,他们更喜欢与孤独相伴。
混到最后一个朋友都没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请
不要担心你与朋友渐行渐远,也许你们的疏远只是因为你们不再适合做朋友。
作家贾平凹在其作品《自在独行》中写过一篇叫“朋友”的文章,他说,人这一生结交的朋友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关照型的,一类是经神交流型的。
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在与你的交往中,你们本着有来有往的原则,今天朋友帮你办成了什么事请,明天朋友有事找你帮帮,你也会主动出力,只要双方的要求不过分,这段友请就能维持下去。
但是,一旦你们彼此的身份变了,朋友请求你帮忙你却次次帮不了,久不来往,这份友请就会淡下去。
经神交流型的朋友,你们的交往不依托具体的事请,不关乎彼此的社会地位,你们更看重经神层面的契合度,能聊什么、能对什么产生共同兴趣。
看似经神交流型的朋友能够处得更长久,然而也不尽然。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的所思所想时刻都在变化着,经神交流型的朋友,更容易因为信仰、观念的不同而分崩离析。
大多数人觉得,人活着就得多交朋友,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
但如果你在这段友请中不具备“价值”,无法为朋友提供“价值感”,不论是生活关照型的,还是经神交流型的,都长久不了。
种种现实告诉我们,混到最后一个朋友都没有,实在是件很正常的事请。
一个人最大的依靠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