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往里走,安顿自己13
修己安人2
许倬云/著 冯俊文/执笔
北京日报出版社
读客文化/出品
明日看点:温暖的圈子
从楼上走来一个不方便的人,在他下楼梯的时候伸一把手,援助他一下,跟他讲“小心前面脚步”——真的,这就是第一步,为人家着想。日常生活里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能让周围人的心安了,这就叫“安人”了。
更进一步呢?安人,除了安周围的人之外,还要安与你处于同社会圈、同文化圈里面的人。这个工作就比较困难,但是有能力的人也应该尽力而为之。没有能力的人,当然可以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是多少。不能做烂好人,不能帮倒忙,帮忙要帮得恰到好处,安慰人要安慰得恰到好处。比如一位老先生,明明坐在那儿挺好的,你说我给你挪个位置,这是给他添麻烦——你说我扶你起来,他说我不要起来。这种事靠你自己审量行事。更大的安人是安大众,也就是最后一步安民、安百姓。这里所说的“百姓”,不是《百家姓》的“百姓”,而是多数的、全人类的各种族群。有大能力的人,可以做一做事请以安百姓,我们这些人没办法做安百姓之事,就让人家去做。我们能够安周围的人,安伸手能碰到的人,安对面说话的人,这就是安人了。
但作为普通人,究竟怎样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安人?在你的本行工作里,做好一桩事,这就是安人了。比如我自己做本行工作,一方面要在研究工作里从已知求未知,另外一方面要承上启下,将我学来的东西教给下一代人,引他们进入,而不是塞给他们。能把这些工作做好,我们其实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愿望,但是有时候请况不一定如你所愿。那么这时候我能尽其所安,尽心之所安,我就做到了我的力量之所在。
不必说我有大志、有大愿,但因为没机会,就心怀怨恨。不必的,碰到机会就去做,这样就够了。像苏东坡一辈子很不幸,一辈子被压迫、被打压。但是所在之地,没有他不做的事请。被贬到哪儿,他就静下来做点事。被贬到定州,他就组个团队来帮着编民兵;被贬到徐州,他就帮当地人治水,使水患变得不那么严重;被贬到收瓷器的地方,他就帮他们研究怎么收最好的瓷器。到最后不得已了,被贬到海南岛——你别认为他只是在那儿“日啖荔枝三百颗”,那种吃法准会生病。他在那里教当地的儿童语文,尽他之心,尽他之力。他在赤壁旁边的江上写《赤壁赋》,豁达大度,但是并不因为豁达大度,看出来这一切不值得重视,就不做了;而是能尽心做的事,就尽心去做。这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也。
我们看他的文章,读他的诗,被他感动,不是因为他的功绩,不是因为他的成绩,而是因为他的人品佩服他。所以,他这种无形之中感召的力量,是安人之心,也是我们可以学习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