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今晚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老陈最近搬回了位于松北区的老房子,在这之前他和亲家住在香坊区的同一小区,门对门地做了5年的邻居。儿子一家也住在同一小区。刚开始的那几年,两家人相处得十分和谐,可是时间一长,好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亲家相处很融洽
老陈只有一个儿子,早些年他就考虑过夫妻俩的养老问题,甚至给自己做过去养老院的预期。儿子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哈工作,找的女朋友也是哈市的。老陈似乎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女孩也是家里的独生女,两家就这么两个孩子,未来是不是有机会两家“合一家”?双方父母一起助力他们生活,孩子轻松,四位老人之间也可以相互照顾,共享天轮之乐。
很快,老陈和亲家老赵见了面。老陈和老赵家境差不多,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家庭虽不算豪富,但也够得上小康。两家人一顿饭吃下来,那是相见恨晚,都很满意。在两个孩子工作稳定之后,结婚的日子很快就定了下来,婚后小两口暂时与老陈夫妻一同生活。
在婚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一家人相处得很和谐,老陈和老赵的往来也十分密切。
一拍即合做邻居
5年前老陈的儿媳怀孕,老陈和老赵高兴极了,老陈更是积极地张罗要给小夫妻买新房单独生活。在买新房的时候老陈想,如果和亲家住得很近,他们既能互相关照,小夫妻照顾双方父母也方便,怎么想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随后,老陈便征求亲家的意见,看愿不愿意在孩子们的小区各买一套房,两家最好是同一栋楼同一楼层,以后孩子们不用走多远就能回家,也方便照顾孩子。听此想法,老赵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他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件事一旦定下来,很快就变成了现实,老陈和老赵选择了一梯两户同一楼层的两套住房。很快,他们就搬进了新家。一切都向着老陈规划的方向发展,他们两家大门常开,想去谁家就去谁家,欢声笑语不断。老陈和亲家也时不时聚在一起,两家人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惹得周围的人都羡慕他们: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养老方式应该算是一种典范了。
门对门反而日渐疏远
可是这两年,老陈渐渐地发现,自己和亲家的大门关的时间似乎越来越长了。原来,时间一长老陈发现,其实他们夫妻与亲家夫妻在新格和生活习惯上有许多不同。老陈夫妻喜欢热闹,经常招呼朋友来家里吃吃喝喝。而亲家母是个喜欢静的人,身体也不太硬朗,人多了就感到很烦躁。
在对待儿女孙辈方面,似乎也有了一些问题。老陈和亲家都是真心地对待小夫妻,总是想让孩子们能多到自家,哪怕不吃饭,坐坐也好。这让小夫妻俩很为难。
随着小孙子一天天长大,在对待小孙子方面,老陈也发现了问题。小孙子在自己家时,老陈几乎有求必应。可老陈发现,儿媳最近好像总躲着他们。他问儿子,莫不是亲家对自己有啥想法了?儿子越说亲家没有意见,老陈越是觉得他们有意见,越是想做点啥。
搬离后感觉轻松多了
终于,儿子忍不住了,对老陈说:“你们要不搬出去住吧,我们很累。”老陈有些恍惚。儿子说:“你们做邻居,我们的确很舒服,啥也不用干就享受,可你们总是比着对我们好,这让我们很吃不消。你们看,孩子现在都被惯坏了。你不知道,现在我们去哪家都得鬼鬼祟祟的,好像做了错事。”
为此,老陈难过了好几天,也认真思考了这些年与亲家做邻居的点点滴滴,最后找了个理由搬回了老房子。每到周末,儿子儿媳就带着小孙子回来;一到过节,三个家庭仍然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老陈感到自己比以前过得轻松了很多,和亲家的关系也自然了很多。 (摘自《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