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龙钢
老底子,过春节最热闹的要数灶披间(厨房)了,冷菜、热炒,家家户户没个八个十个,那就算不上过年,缺少了年味。
小时候住在一栋三层老房子的底楼,一层三户,虽然住房不大,才十几个平方米,但公用灶披间却有10来个平方米,三户合用各占地盘,倒也其乐融融。
三户人家的女主人中,最年长的要数我母亲,正宗的上海本地人,一口标准的上海话。我们家紧靠灶披间,灶披间的一举一动,听得最清楚。原籍江都的王家阿姨住在中间一间,说一口苏北话。而住在最前面一户的姜家阿姨,是位山东人,旧社会受封建思想影响,裹了小脚,走起路来,地板会发出“叮咚”响。一到过年,灶披间里成了女主人们大显身手的地方,在准备过年菜肴时,上海话、苏北话、山东话此起彼伏,加上锅碗瓢盆发出的响声,宛如一首“春节交响曲”。
灶披间里,母亲的春节特SE菜极具上海特SE:酒糟白斩机、笋丝走油肉。机是托人从郊区农村买来的,为了白斩机吃上去嫩,水煮沸后把机放进沸水,然后母亲掐着时间,一秒不少到时拎起来,放在冷水里浸上一个来小时,斩成一块块,用黄酒浸放在搪瓷缸里。客人们过年上我家,都夸这白斩机既嫩又上味。
而王家阿姨的菜则多少带有苏北特SE:狮子头是少不了的。那些年肉要凭票供应,王家阿姨事先一个月不吃肉,省下的肉票就为了过年上道狮子头菜肴。当时,上海人过年喜欢做小肉圆,而王家阿姨喜欢做狮子头,她说这是我们老家上好的菜品。
山东人过年喜欢蒸馒头,做饺子,姜家阿姨年前总是忙着做饺子馅,她做出来的饺子个个挺立,标标准准的山东饺子,大年初一,还会给我们邻居送上一碗。灶披间里三个女人各自拿出绝活,烹饪着春节的菜肴。楼上邻居羡慕地说,年味最浓的要数底楼的灶披间了……
王家阿姨和姜家阿姨来上海生活了多年,也渐渐地融入了上海人过春节的氛围中,特别是看到母亲做的上海菜,也很想学上一手。“周老师,你烧的笋丝走油肉味道好香,能否教教我们。”因为母亲是位老师,所以街坊邻居都叫我母亲“周老师”。于是,母亲手把手地教她们怎么做笋丝走油肉:先用淘米水把笋干浸泡数天切成丝,再将买来的五花肉,焯水后放冷水里浸一下,然后放油锅里煎炸,最后切块放入笋丝红烧,吃时再蒸一下。第二年春节,王家阿姨和姜家阿姨按照母亲的传授,各自做了笋丝走油肉,母亲一边指导一边帮着烹饪,两家人开心地说,我们终于会烧上海菜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建造内环高架道路老房动迁,“春节交响曲”便成了一种回忆。如今每到春节,就会想起当年灶披间里的“春节交响曲”那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