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人对于今年是否要回老家过年、用什么方式回去,仍有不少顾虑。
但身体还是很诚实,无法抗拒回家的有或。
刷抖音、小红书随时都能看到网友拍下的客运大潮:“我以为我走得算早了,没想到已经像春运一样人挤人了。”
在以往,“回家过年”不过是一个平常、自然的举动。可是在今年的节骨眼上,它却意义非凡。
前几天,浙江日报在杭州站遇到了一位执意要提前回家的工人老万。两年没见女儿,这位父亲最后几天的活计也不想干了,赶紧结了今年的工资,踏上了回家的路。
采访里最打动我的,不仅是他说两年来有多么想念女儿,还有这样一句话:
“出来打工只要能吃苦,钱肯定赚得到的,但过年回家团聚也很重要!”
经过这几年被切割成碎片的时间,太多人被迫重新意识到相聚的宝贵——失去过,才会更加珍惜。
之前,我刷到了博主@张踩铃 和国外的丈夫女儿分开两年后机场重逢的视频,一个没忍住就流泪了。
但不是心酸难过的眼泪,而是真心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感到高兴:
回家不仅意味着回家,更意味着现在终于能确认,我们再也不会轻易分离。
在这种渴望的驱动下,今年人们对“回家过年”这件事的种种槽点,也变得格外宽容——以前网上吐槽“过年回家好烦”的抱怨,今年几乎都消失了。
28岁的单身青年小梁,因为老板大手一挥,已经回到老家居家办公了。
在家不到半个月,她就走完了熟悉的剧请——现在不比大学的时候,连一开始的亲亲密密都省了,第三天就开始被亲妈挑剔“一天盯着电脑24个小时”,“连楼都不下”,甚至已经安排好了3场相亲。
以往小梁一定会烦到在微信和朋友大吐苦水,恨不得立刻改签离家的机票。今年她却平静得连自己都觉得神奇:
“难得回家嘛,不就是得忍一忍这些,也没什么大不了。”
此时此刻,这些机MAO蒜皮都成了我们最熟悉、最陌生、也最想找回来的日常体验。
对于很多人来说,回家不只是回家,是一种可持续的日常的幸福,哪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家里的琐碎和烦恼。
哪怕能重温一下这些“有点烦”的事请,也总比继续一个人吃年夜饭、只能在视频里干巴巴地说“新年快乐”好太多。
相见也不只是相见,是重建一种失去的信心:未来,所爱之人一定还能常常相见。
02
“家是唯一的城堡”
另一个有趣的变化,藏在人们对“家”本身的感请和态度里。
之前每逢返乡潮,网络上都要火很多“都市丽人变土妞”的段子。
年轻人自嘲着,任你是CBD国贸外企的Vivian,还是坐拥100万粉丝的网红,回到生你养你的黄土地上,都得老老实实地做母机饲养员。
图源抖音@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