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周建新
我小时候,母亲总是最晚一个走进睡觉的房间。每天晚上,待全家人洗漱完毕,老人和孩子都上床睡觉了,她便前前后后仔细检查一遍,看前门和后门有没有上好门闩,门厅和过道上的桌凳是否已归整、靠边摆放,灶间的水缸里的水是否还足够做一顿早饭。若是水缸见底,就算是夜再深,天上下着雨、下着雪甚至“下铁”,她也会去河边挑水,并喊上我或妹妹,为她打手电。这样的巡查,成了母亲每晚的“必修课”。
我的老家是典型的江南枕水人家,房子前后分成四进,门厅进去是灶间,而后是房间和连着小河边的后屋。睡觉的房间是上下两层的小木楼,前后还隔着一个小天井。当时家里人口多,老人们住楼下,父母和孩子住在木楼上。我们上下楼梯,或在木地板上走动,脚下木板都会“吱吱”作响,母亲常常提醒、要求我们轻手轻脚,以免吵醒了早睡的老人。每天大清早,我爷爷就会莫黑去小镇上的茶馆“吃茶”,若是头天晚上没有将桌子凳子收拾好,经常会在黑暗中被磕了绊了身子,甚至摔倒。我乃乃每天天蒙蒙亮,就起来生火做饭,我们躺在床上,都能闻到从楼上木格子窗户里飘入的袅袅炊烟。同时,她还要为我们烧好洗脸的热水。那时候农村的生活用水,全依赖屋后的小河,早晨的河水相对清澈、洁净,父母亲会轮流着挑一对大木桶,去小河边挑水。一般来说,装满一大缸河水可管全家饮用两三天。若是当晚恰巧用干了,第二天大清早乃乃就必然得踮着她的小脚,沿着高低不平的石埠到河边提水,颤颤巍巍,十分危险。有一回,做民办教师的母亲去县里进修,走前没有查看水缸,也没有交代好家人,回家后得知乃乃去河边提水了,母亲别提有多自责。
尽管,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琐碎的小事,但正是于这样的细微处,体现了母亲为家庭、为老人所捧出的那颗沉甸甸的真挚爱心。这样的“必修课”,母亲坚持了许多年,直到把老人送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