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鉴告诉曾国藩:“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
曾国藩听了唐鉴的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假以时日,他对“静”感悟颇深,他认为,人只有真正静下来心思才能缜密,思考才能深刻。如若不然,一切皆是枉然。
人常说:穷忙活。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其中的玄机和奥妙。我们每个人只能管好自己,修心养新,清心寡衣,随遇而安,平心静气地过好自己的日子,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有人说:现在的悲剧大多数是因人心燥热,容易暴怒和生活快节奏所致;只因生活少了静心、耐心和淡然,才让日子越过越不安。
生活幸福感低是因为衣望过高,人的心态问题;过得不快乐是因为攀比心过重,与人心浮躁有关。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这样匆忙而过:年轻时劳碌地去工作,忙碌地去赚钱,老了以后,又在惴惴不安中度过后半生。
人老了,若不在“静”字上下功夫,很多时候会过得憔悴,焦虑,不安;只有在这些事上静到极致,往后余生才能感受生活的美满,受益的都是自己。
人心不静,万事蹉跎
前段时间,听退休群里的姐妹说,某人因退休后的“黄昏恋”离婚了,真是“人老心不老”,还玩出这么多的花花事,最终受罪的肯定是那个心不静的人,晚景的悲凉只能怨自己了。
人老了,若是有家有口的,就要学会安静地守着自己的幸福,年纪越大,越能感受到最好的福气,皆来自家庭的温暖,而不是肆意妄为地享受自娱自乐的请感需求。
有人感叹每年的退休金涨幅,总认为退休金高的人,是人生赢家,年轻时干着轻松舒适的办公室的工作,拿着高额的工资,享受着体面的事业,老了,还比别人的退休金高,待遇也好,怎不让人羡慕呢?
其实,人生的幸福感,不仅仅来自物质的丰富和退休金的高低,而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平静和对幸福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