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老屋一面被风雨吹打的墙,多少有些斑驳,构成了老屋最基本的元素。墙就像一面镜子,印照着一家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
两扇厚重的木门打开,早晨的阳光洒在墙上,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或为生计,或为生活。当太阳偏西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映在墙上,夕光又被墙反色回去。一墙分两边,隔着光与影,隔着风和雨。
儿时的冬天总是很冷,母亲怕我们在外面冻了,总是会早早地把火垄里的柴火烧得旺旺的,就连火垄挨着的墙都熏得黑黑的。墙里墙外,一个暖和,一个寒冷。
长大了,青春开始萌动。喜欢读诗词,特别是词。总觉得那些词才是人生中必可少的。当读到苏轼的“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也幻想着能遇见一个美妙的姑娘,与自己共度一生。只是,身处农村的我,只有发愤读书,才可能跳出农村这堵墙,去墙外看看外面的世界。
现在大多城市里的公园已经免费了,但围墙依旧存在着,就如我居住的这座城市的大大小小的公园。小区外原本杂乱的一条小河,被修建成湿地公园,原本是没有围墙的,也修建了围墙。围墙是用水泥做成的仿木墙,远远看去,就好像是真木头。公园内原有一座破烂的亭子,原先是用来观测小河水流量的,时间久了,被遗弃了。现在整旧如新,一个八角小亭立于公园最高处。只是没有晨钟暮鼓,一如历史天空中渐已远去的钟声。公园一天到晚总有人,晨练太极晚跳舞。公园外是一条通往主城区的街道,一天到晚车辆来来往往。围墙内在公园的人各自做着自己喜爱的事儿,围墙外都是忙忙碌碌的人,为的是生存,无疑是尘世,总是那样地喧嚣。
动与静,月出与日落,城市的过往与留恋,烟火中的人们,走出家门,去一个无墙的广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着生命的过往。而在有墙的地方,要么在打拼着生活,要么眷恋着围墙内的物什,都是人生的写照。
初冬了,湿地公园围墙内的银杏树就开始叶黄了,每天无数大妈来打卡。冷风吹来,那金黄的叶便一片一片飘落下来,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抑或落在树根旁边,树荫之下,或是落在草地之上,散落的都是一种过往。
在公园久了,就回到居住的小区。看门的大叔,独自打着瞌睡,门房的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清宫戏,一个王朝的开启,一个王朝的隐去,大叔并不关心。猛然想起红红的宫墙,在西太后手书的宫墙萬仞之诏诰下,一切是那么的泾渭分明而又森严壁垒。
围墙外的热闹渐隐,小城的人们在此刻便渐次回到家中,走进万家灯火,走进他们日复一日的烟火人生。老者与孩子,一个在外靠在在墙上,一个在墙里疯跑,没有车来车往的危险。风,雨,阳光,月光,相互交织,形成白天与夜晚,悄悄地映在墙上。
有人说外国的单位或是居民住房没有围墙,于是一些单位也学着拆除了围墙,可没过多久,又恢复了。他们说,没有围墙,很难管理,不安全。于是,墙就成为了一种安宁的象征。
繁华与喧嚣,落寞与宁静,定格成墙内墙外的一道道风景。一墙分两边,一边是生存,一边是生活。
作者: 鲁珉
值班总编 邓伯祥 编辑校对 贺 成 版式 舒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