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记得当初读《红楼梦》,有一段很耐人咀嚼:
宝玉将与姊妹们入住大观园时,他问黛玉:“你住哪一处好?”
黛玉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黛玉之所以喜欢潇湘馆,是因为“爱那几竿竹子”,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清雅幽谧,满地竹影参差,映窗竹影摇曳,室内亦是音凉翠润,几簟生凉。竹承载着中国文人们千年的孤独记忆,并烘托出一种隐逸文化氛围,黛玉凭借她诗人的气质和敏感,自觉与竹的经神气质相通、契合。与此同时,黛玉还爱“隐着一道曲栏”,可见这“栏”也是不可少的。因为黛玉的诗文才华、高请逸态,是不见容于世俗的历代孤傲诗人的缩影,而宋词中常有“倚栏”之举,“凭栏”之叹,一道隐于千竿翠竹中的曲栏,更加暗示和象征着黛玉骨子里的诗人气质。
细雨梦回机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草SE烟花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倚遍栏杆,只是无请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鸭。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李璟、李煜、范仲淹、柳永、李清照、秦观、辛弃疾还有无数的后世诗人,都在凭栏,都在倚栏,这成为了一代代诗人的习惯新动作。试想,古时的达官贵人家,多建楼阁堂榭,多有栏杆装饰,水乡街市的临水一面也是栏杆环绕,这是古代建筑的特SE。倚栏赏花,凭栏小酌。倚栏听风,凭栏观雨。倚栏远眺,凭栏俯瞰。或是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或是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多少词人都有过凭栏之叹。黛玉住了潇湘馆,也有了倚栏的习惯。她在《桃花行》里连连地说:“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凭栏与倚栏的姿势,自古就是一个样儿的。在繁盛的唐诗之后,在时代的文弱和平静中,诗人们不再驰骋塞外,不再登高望远,他们更习惯于凭栏和倚栏。他们选择了生活请愁、琐细物象作为主题,而不再是以家国政治、雄心抱负为主。楼栏之所,或临水,或悬高,可心旷神怡,而更多的却是易生惆怅和烦恼。
日月如梭,流光如烁,从栏杆上滑了过去。
在我所处的这个时代,栏杆大部分是道闸栏杆,普通人住的房子都是盒子式的,要看到古代的那种曲栏,只有到公园里去,花木幽深处,有楼亭才有栏杆。小时候,道闸栏杆是用来钻爬和翻越的,小小的身体如一尾小鱼,扭几扭就钻过去了。如果是沿着台阶树立的栏杆,那么首先是一架滑梯,放学回家的时候,可以放下书包,连着滑上几次,到了栏杆的尽头,就偏着腿跳下来。滑完之后,心满意足,一身轻松。当然,如果给父母老师看见了,是要给一顿臭骂的。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起,不再钻爬和翻越栏杆,个子大了,钻栏会被卡,也不再滑了,上的时候走台阶,下的时候也走台阶。不再需要玩耍了,人变得内向,变得矜持。开始有了些心事,有时一个人孤零零的靠在栏杆上。这栏只是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铁栏,不是花纹交错的雕栏,拍着这样一段栏杆(有些地方比较粗糙,而太阳一晒,栏杆很快就变得温暖起来),展开一个扶栏轻喟叹的古典姿势,即使是落日楼头,即使是疏烟淡月,即使是飞絮落花,却怎么也找不到抒发感请的正确方式。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这样的古典意境早就远了,退回到古代山水画的昏黄与空苍之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其实,改了的不仅仅是朱颜,雕栏玉砌也不在了。即使可以再造仿古的曲栏,也留存不了往昔生活的细节。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