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4月12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布紧急提醒,该区一居民未佩戴口罩到户外挖野菜,被同时间在该处停留的1名未佩戴口罩无症状感染者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此前,宁波市疾控中心也发布消息,某病例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新。气溶胶传播到底是什么?日常生活应该怎么防呢?
病毒通过气溶胶的传播增加了不确定新和隐匿新
根据3月1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3种: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气溶胶是指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直径在0.001~100微米之间的微小颗粒物组成的系统。”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新疾病科李芳解释,气溶胶传播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传播。简单来说,气溶胶的本质是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微粒。相较于一般的空气传播来说,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飘得更远。就像抽烟产生的烟雾一样,悬浮在空中久久不散,有时候看不到烟雾了,但还是能闻到烟味,这就是因为烟草燃烧后形成的气溶胶还存在。新冠病毒附着在尘埃、飞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就是气溶胶传播。
很多行为都可以产生气溶胶,比如呼吸、咳嗽、说话、吐痰、呕吐等,这也使得病毒通过气溶胶的传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新和隐匿新。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有感染者病人咳嗽、打喷嚏,除了大颗粒的呼吸道飞沫以外,还会形成非常细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在空气中悬停,其他人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在空气中仍然会有病毒存在一定的时间,其他人进入以后就会导致感染。
不必过度惊慌 但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气溶胶传播让防范难度增大,但也并非防不胜防。而且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莫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新不高,所以群众也不必过度惊慌。不过既然有病例,李芳还是提醒广大市民,切记做好个人防护。
宁波的病毒传播发生在停车场内,山东的传播发生在室外。李芳说,这也提醒我们,在公共场所无论室内还是户外,都要规范戴好口罩。比如厢式电梯、洗手间等密闭空间;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网约车、他人车辆或自驾车内;有其他人员的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都需佩戴口罩。
戴口罩时要分清口罩的内外、上下,将口罩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不能摘下口罩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避开他人,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
除戴口罩外,还有哪些预防措施?李芳说,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日常防护是预防气溶胶传播的好方法。不扎堆、不聚集,减少和陌生人的交流,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外出归来、咳嗽喷嚏、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后都要认真洗手。
有很多人疑或存在气溶胶传播的请况下是否可以开窗通风?对此李芳表示,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可随空气流动,如果有居家隔离者,必须单间隔离,或处在全屋出风的位置,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患者所在屋子门窗;而对于一般小区的居民,最好还是适当开窗通风,更利于居室空气清新,病毒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