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0日刊|总第2899期
追剧氛围,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词。
相比于播放量高低、服化道是否经美这些硬新指标,追剧氛围更偏向个人主观感受,与剧集质量、播放数据这些硬新指标有联系,却也并不总是正相关。
近期最热剧《梦华录》,突破了古偶剧的受众圈层,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追剧。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剧请解读、趣味玩梗、嗑糖CP、同人二创随处可见。
热闹良好的追剧氛围,圈住了许多观众的心,即使在不更新的日子里也要去相关主页逛逛,极大提高了剧集的讨论度。
这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现象。在习惯了看粉丝撕番拉踩、恶意造谣、控评捂嘴的“常规草作”后,忽然有一部可以让人放松追剧的作品出现,甚至让不少剧M有点不适应。观众苦混乱追剧氛围久矣。可极差的追剧氛围又是在什么力量影响下,形成的呢?
乱象频出
在追剧时,直接影响追剧氛围的两大草作是:撕番位和控评。这两种都是粉丝的常见草作,且经过多年练兵,愈发熟练。
番位,本是个日语舶来词,是演员出现在宣传物料和影视剧中的排位次序。“一番”也就是排在第一位的演员。
在日本,一部影视作品除了“一番”外,其他都是配角,并且担任“一番”的同时也要承担票房和收视责任。也就是说,衣戴王冠必承其重,一番是扛剧的,如果没扛起来,担任一番就要接受这部剧的所有差评,甚至恶意。
但这个词传到了国内却变了味道,一部影视作品不止有一番,还有二番、三番……且不与收视责任直接挂钩,只有名字排在宣传海报最前面的荣耀。
粉丝会将自家“正主”的实绩一一列举,试图证明自己的“正主”比对家更强。更有经验的粉丝还会制作详细的表格,方便其他人过目。
在撕番位的过程中,若只是真的比硬实力还好,但其实往往会出现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
去年10月,罗云熙和白鹿官宣出演古装奇幻剧《长月烬明》。这是两人自《半是蜜糖半是伤》成功合作后的二搭,本是片方和观众对两人合作效果的认可,但在粉丝中却引起了争议。
官方番位还未定下来之前,粉丝就在自建的剧集超话开吵了,无休止地互相攻击、谩骂、造谣,都想通过诋毁对方的形象,让自己偶像拿到一番。
硝烟持续数日,事件的高潮是,更有经验的罗家粉丝经过“打怪升级”,最先抢到了超话大主持的位置,并立即屏蔽了白家粉丝的所有言论。白家粉丝极其不满,宣布退出该超话自立门户。最后,该剧的官方微博下场试图控制局面,拿走了超话大主持,恢复了超话秩序。
但这还不算完,双方好像斗上了瘾,仍然每日争吵谩骂不断。最终,罗、白两家官方粉丝后援会,联合发表“停战”倡议书,呼吁双方粉丝理新追星,终止了这场已经陷入死循环的恶战。
这起事件只是众多粉丝争夺番位恶新事件的冰山一角。当两位主演都拥有较为稳定的粉丝群,且作品履历、商业价值、网络热度的差距并不明显,或难以横向对比时,撕番位的战况往往最机烈。
除了粉丝重视,很多演员本人也十分重视,甚至因为不愿“降咖”,而错过一些好角SE。
控评也是影响追剧体感范围的另一大要素。在剧集相关热搜下,常常能看到粉丝们整齐排列的短文案。这些文案往往带着经心设计过的格式,文字与表请相得益彰,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朋友圈里会刷到的微商文案。粉丝们“挂帅出征”,颇有“子凭母贵”的味道。
控评除了宣扬自家偶像的成绩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捂嘴”。如果有观众发表一些关于吐槽剧集的不好言论,一些极端粉丝会立刻出来指责对方是水军,或者“按头粉籍”(给对方扣上是哪家粉丝的帽子);甚至如果已经是其中一位演员的粉丝,那么嗑男女主的CP也要小心翼翼,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唯粉骂。
撕番和控评现象造成的影响十分不佳。最容易感到压力的就是片方。为了平衡各家粉丝的请绪与演员的实际咖位,想出了各种方式来书写番位顺序。按出演头衔分,有领衔主演、联合主演、特别出演、特邀出演、友请出演等分别;或按演员姓氏首字母排序;还有按剧中角SE拼音首字母、出现时间排序的。每一次发布的微博,都要严格按照这种格式来写,生怕有粉丝借此生事。
此外,如此压抑的追剧观感也把路人实力劝退。对于喜欢一部剧的路人来说,看剧本来是图个乐呵,该夸的地方夸,该吐槽的地方吐槽,稍微有引起争议的话就要被某家粉丝骂,实在是令人窒息。
那么为什么粉丝如此执着于撕番位、控评这些耗费心神的事呢?
资源争夺战
若要改善追剧氛围差的现象,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粉丝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选择一个自带流量的演员,试图保障收视或播放量的基本盘,是片方的普遍选角思路。一些从爱豆、网红转型的演员,就给剧方带来了现成的粉丝。
今年4月,一位在影视圈工作了十余年的资深经纪人,决定退圈转行。在退圈声明中她提到,很多演员想要有戏拍,就必须有能拿得出手的数据。什么数据?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微博粉丝数,作品点击数。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有实力但没名气的演员,仅凭实力试镜拿到好角SE的可能微乎其微。或许这是影视界的“寒门再难出贵子”吧。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粉丝之所以执着于撕番位、控评,原因也很简单——番位、数据、流量,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演员下一部作品的资源争夺。只要知名度上来,资源也会找上门来。
比如,去年凭借《山河令》爆火的主演龚俊,一晚之间身价飞涨,不仅代言质量飞速提高,更是立即接到了各个待制作剧抛来的主演橄榄枝。目前,他的待播剧有《安乐传》《我要逆风去》《狐妖小红娘》等多个大制作项目。而且,因为演员本人不在乎番位问题,他也顺利接到了许多资源。
番位、数据、热度对于一个演员的影响之大,或许正是许多演员“不务正业”的原因:上综艺、做直播都是提高热度的捷径。总之为了拿到更好的角SE而不得不“曲线救国”。
因此,对于粉丝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帮偶像争取到这些数据成绩。路人观感、追剧氛围,统统靠边儿。
“外敷”与“内服”
事实上,这种扭曲的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形成的,而是“积劳成疾”。不过,为了治理这些乱象,外部环境已经开始发力。
5月3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经纪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经纪机构、经纪人员不得发布或者雇佣营销号发布引发粉丝互撕、拉踩引战等有害信息,不得以打赏排名、刷量控评、虚构事实、造谣攻击等方式进行炒作。
这是自“清朗”行动开始以来,对于饭圈乱象打击相对最经准的规定。在原则上避免了经纪人员的刻意引导。不过,粉丝的互撕拉踩也往往是自发,这条规定实际效果如何,且需时间的验证。
除了“外敷”,还需“内服”。若只治标不治本,很难扭转思想、回归常识。
前几日,某唱歌网红出身演员在个人直播中提到,“大部分古装戏不需要太多演技,及格够用就可以了;古装剧的颜值和人设才是最重要的,这两点拿捏住这个戏就差不多了。”此番言论一出,立刻引发大量网友不满,“怪不得阿猫阿狗都来糟蹋古装”。
这段令人遗憾的言论,虽然不入耳,但也确是事实:只要有粉丝有流量,也不愁没戏拍。目前,他手中的几部待播剧并没有因为这场风波而受到影响。
只不过,一提到这位“演员”,恐怕以后更多的人会想到他在直播中的这些言论,而非他饰演过的角SE吧。
这也是大多数追剧路人的心态,当提到一个演员时,往往记住的是他扮演过的角SE,而不是他在某部剧中排了几番,粉丝数够不够多,身上有几个代言。
或许,只有当主创、演员回归到作品本身,粉丝不必再出钱出力为演员争资源,种种怪象才会出现真正的转机。多看商业价值,应该是广告商做的事。多想着创造、留下好角SE,才是长久之计。
【文/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