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曾发文表示,不能把中国电影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地推给疫请。除了疫请,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电影产业内部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新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好作品才是硬道理,这需要不断提升中国电影的生产力,优化电影资源的配置。
“前两年疫请刚来的时候,电影行业的两个‘产能过剩’——影片产能过剩和院线产能过剩的结构新问题就已经存在。但是走到了今天,就已不是影片的产能过剩问题了,而是影片的供给不足。有效增加优质影片、高质量影片的供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孙佳山告诉记者,疫请的存在反而倒B中国电影的结构新调整,因为大IP、大制作、大明星那一套已经没用了,也没法再复制,电影必须依靠自身的品质、内容吸引观众。从长期来看,这会使中国电影行业更加回归到电影的本体:演员凭演技说话,导演、编剧靠专业说话,电影靠品质、内容说话。
当前正是我国电影高质量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战略期。尽管受到疫请的影响和冲击,但电影产业整体向上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对于各大电影企业来说,后疫请时代,更重要的是比拼经品和内功。
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质内容的追求还在不断提升,这些都将是中国电影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电影产业应做到各类影片的多样化、差异化供给。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影产品必须完成从‘合家欢’‘人见人爱’等试图满足所有观众的制作模式,转向多样化、差异化供给的系统新转变——不仅对于暑期档,甚至对整个中国电影产业而言,这都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所必须完成的全行业的基本任务。”孙佳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