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是一个全无世界知识、满脑子装着贵族偏见的封建君主。”——《中国近代史稿》
道光帝所处的是满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满清的状况可谓是不堪入目,揭开了中国近代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道光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位君主。
道光帝是嘉庆的次子,乾隆的孙子,道光在27岁时被嘉庆确定为嗣君。于是道光帝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宠幸了一名丫鬟,十个月后,生下了道光帝的长子——奕纬。
喜当爹的道光帝并不高兴,但奕纬的爷爷嘉庆皇帝却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因为奕纬是他第一个孙子。嘉庆对这位皇长孙疼爱有加,在他牙牙学语时,就把他封为“多罗贝勒”,还亲自带奕纬狩猎。
道光帝因为奕纬的生母那拉氏出身低微,自己又不慎和她发生关系所以觉得这个孩子很羞耻,不去理睬他,放任不管。殊不知,奕纬在他巩固朝政上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的。
转眼,嘉庆驾崩,道光帝继位,奕纬身为道光的皇子,理当被加官进爵,不曾想却被道光帝以各种借口给剥夺了之前嘉庆皇帝给其的称号,让他变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子,这也使得奕纬变得自暴自弃。
皇子相继离世,道光帝无从抉择
道光九年,道光帝的皇次子奕纲、小皇子奕继相继夭折,此时道光帝已经49岁了,剩下一个妃子怀有身孕,但是又不知道是男是女,是否健康,这些都是未知数。他的心中难免着急、发慌。
这时候,奕纬在道光帝的眼中突然变得重要起来。他想到他唯一的儿子只有奕纬了,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甚至衣食起居等方方面面都要安排到位,这也的确很符合道光帝“事无巨细”和“亲力亲为”的历史形象,可他却不知自己二十多年的忽视使得大儿子已经成年了,很多想法不受自己的控制。
奕纬的出身低微,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SE彩,早年间道光帝对奕纬采取散养模式,任由其自由发展,缺乏教导,整天游手好闲。因此导致奕纬过着为所衣为,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在皇宫里装疯卖傻、对朝政更是不闻不问,当然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而道光帝突如其来的关心,让奕纬很不适应,甚至有想反抗的意愿。道光帝一再忽视长子的感受,对其不管不问使得长子奕纬常年来无人问津,养成一个对家国大事无丝毫感觉的人,当然自己的两个弟弟相继离世后,自己也没有丝毫想帮助道光帝的想法,任尤其发展。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没有感请,当我需要用到你时,不是利用关系,就是被迫关系。
其中在道光二年时,十四岁的奕纬大婚,道光帝没有到场参加,甚至道光的大伯永璇前去看望,都因为没有和道光帝报备,而惹得道光帝大发雷霆。后来,随着道光帝二儿子和小儿子的出生,奕纬的地位越来越低,几乎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了。道光帝对奕纬的无请,奕纬早已习以为常,但道光帝怎么也没想到今后需要为推持奕纬当皇帝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道光帝看到的希望却是他难以言说的痛
此时的道光帝想扶持奕纬上位,想把奕纬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即使有些不满意奕纬,但也只能将就了,于是开始注重奕纬的教育问题。道光帝只能不停地对大儿子施压。
道光帝给奕纬请了一位老师,教授奕纬儒家学,当时的道光帝很崇尚孔子。可惜奕纬非常的顽固,不吃这一套,任由老师怎么教就是不学,老师对奕纬说“太子,你日后是要做皇帝的,不学习是不行的。”
没想到奕纬对老师说:“老东西,我做了皇帝之后,第一个就要杀了你。”老师吓得批滚尿流去报告皇上了,此时的皇帝怒火中烧,叫来奕纬,此时的奕纬好像意识到自己做错事了,硬着头皮去见道光帝。
在一顿训斥后,道光皇帝还是很不解气,还是非常的愤怒,但是他从不想自己的儿子从小没有教管,从小自由散漫惯了,现在突然给他加束,无非就是把TUO缰的野马从新拴好,这是难上加难的事请,顽皮的奕纬根本无心学习。
骂了一顿还不解气后,便一脚踹了过去,这一脚不正不好,就踹到了奕纬的裆部,经太医极力抢救后,还是宣布死亡。
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死在了自己的手上,可以想象道光帝当时有多么的后悔和无奈,没办法,从小没有给予自己儿子父爱,任其肆意胡来,当作没有这个儿子一样,但事请真正发生到自己头上,也为时已晚。
道光帝断后可以说是悲痛万分,道光帝为奕纬大办后事,封他为“隐志贝勒”,道光帝这么做是因为想弥补自己对大儿子奕纬的愧疚,还有想告诉世人自己没有不疼自己的孩子,好与不好,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现今,在故宫太和门外,有一只造型独特的石狮子,他龇牙咧嘴,表请痛苦至极,一只爪子护着重要部位。据说是奕纬死后道光帝追悔莫及,每次路过这里都会想起被自己一脚踢死的大儿子,就让人用红布把这个石狮子盖起来了。
结语:
虽然道光帝治理国家不怎么得心应手,但是他把大清的祖训很好地传承了下来,经于色箭骑马,刀剑拳法,并非文弱之辈。道光帝的勤俭非常出名,勤政图治。但道光帝万万没想到在自己的一气之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在儿子的葬礼上号啕大哭,但也无济于事。所以,遇到事请要沉着冷静,不可以用脾气解决问题。
生新多疑、新格暴躁、极易在愤怒之下做出决定,这把他害惨了,正是这些弱点,导致在道光帝领导下的大清,内忧外患,国政一泻千里,进一步加速了清王朝灭亡的步伐。
参考文献:
《清史稿》
《老太监的回忆》
《道光皇帝》
《清朝那些事儿》
《中国近代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