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次内乱是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发动的,唐朝一共花了8年的时间才平定这次内乱。对于这次内乱发生的原因可以说有很多,但有一点大家都认可,就是和节度使制度有关。如果不是这个制度,安史之乱绝对能避免。这样看的话,节度使制度对巩固唐朝的统治并没有好处,按理说应该废除。
但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唐朝并没有废除节度使制度,反而继续使用。节度使制度一直使用到唐朝灭亡。唐朝之所以不废除节度使制度,主要是因为这个制度的优点太多。
节度使制度和另一个制度可以说是一起的,就是藩镇制度。藩镇是唐朝行政区域的一个名称,而节度使掌控着藩镇。看起来和当时的郡县制或者行省制的长官一样,但事实上,这里面的差别可以说非常大。如果真的和郡县制一样的话,唐朝就不会使用这个制度了。
藩镇由两个字组成“藩”和“镇”。“藩”的意思是保卫的意思,“镇”并不是地方行政单位,在古代最初的意思都是军事重镇的意思。这样看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保卫军事重镇,有点和现在的军区意思差不多。不过藩镇不仅仅是军区这么简单,因为军区只是掌控军队,而藩镇还掌控着地方,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讲。我们现在先看一下藩镇和节度使都是怎么出现的,知道出现的原因,就会明白唐朝后面为何不废除了。
藩镇的出现和唐朝的兵制有关,藩镇是在旧兵制出现问题之后才登上历史舞台的。所谓的兵制,就是士兵产生的方式。藩镇出现前,唐朝的兵制是府兵制,府兵制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到盛唐时期出现了很大问题,不能继续使用了。
府兵制由西魏的权臣宇文泰建立。根据史书记载“西魏大统八年,宇文泰仿周典置六军,合为百府。每府一郎将统之,分属二十四军,开府各领一军。大将军凡十二人,每一大将军统二府,一柱国统二大将军,凡柱国六员,复加持节都督以统之。十六年籍民之有才力者,为府兵。”这里面只是说府兵制的组成结构,并没有说士兵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再看一下《资治通鉴》里记载的府兵制状况。
“魏末丧乱,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悉依旧式。”这是隋文帝下的诏书。
上面这两段史料记载了府兵制的大致状况。简单地说,就是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士兵,士兵免费耕种,不需要缴纳税赋。不过这些士兵由军府统治,平时这些人就是种地的百姓,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是军人,担任保家卫国的责任。他们的后代也都是士兵,继续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
看到这里我们能发现,府兵制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第一,可以减少国家财政压力,毕竟这些人自己种地,不需要国家出钱养着他们;第二,在动荡年代可以迅速恢复生产力,为国家创造大量的财富;第三,他们归国家,并不属于个人,将领很难掌控军权威胁国家。当然,任何事都是有利也有弊,府兵制也有缺点,正是这些缺点才让府兵制退出历史舞台的。
第一,国家成平日久的话,就没有太多无主的土地,士兵人数会越来越多,国家就没有多余的土地分给他们。这样的话士兵生活会越来越难,他们甚至会想办法强占其他有主的土地。
第二,府兵制主要在有大量耕地的地方设立,因为这里可以耕种。边关地区未必适用,因为这里没有太多的土地可以耕种,根本养活不了太多的士兵。如果从内地调兵到边关的话,士兵肯定不愿意,毕竟他们自己也要种地。行军时间比较长,打仗时间久的话,他们的土地就会荒废,失去生活来源。如果是对外扩张的话,只会让他们离家越来越远,这些人肯定也不乐意。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唐朝的状况。唐朝建立之后国内确实太平,但也一直对外扩张。这样的话,府兵制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士兵土地越来越少,而且还要经常到边关打仗。这就士兵生活越来越苦难,有的甚至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请绪就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很多逃兵。唐朝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决定放弃府兵制,使用新的制度,而这个新的制度就是募兵制。
募兵制和府兵制相比非常简单,就是国家花钱招募军人,这样的话军人就是职业军人了,由国家养着。既然是国家花钱招募的,理论上也是效忠国家。看起来和现在的兵制没什么差别,但在运行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前面说了,唐朝不断进行对外战争。这里面不仅有开疆拓土,还有就是保卫边疆的安全。唐朝招募的军队有很多要长期驻扎在边境。不能说打完仗就撤回京城,下次打仗的时候再出动,这样的话太麻烦了,而且容易贻误军机。因此唐朝就在边境划了很多地方让这些军队驻扎,比如安西节度、北庭节度、河西节度、朔方节度等,每个地方都驻扎一定数量的军人。除了在地方驻扎军队,唐朝中央也要留一部分军队驻守。中央的军队不仅仅是随时调配这么简单,还能对驻守在地方的军队形成震慑。
对于这些军队,中央的军队肯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由中央直接指挥。不过驻守在地方的军队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了变化。
由于唐朝不断对外扩张,再加上周边的政权不断进攻自己,边界需要不断用兵。这样一来驻扎在地方的军队逐渐被指挥的将领掌控。而军队驻扎的地方行政权也被将领掌控,毕竟需要经常用兵,行政和军事不可能完全分开。这些掌控军队和地方行政的将领就是节度使,而军队驻扎的地方就是藩镇。此时的节度使不仅掌控军队,还掌控地方的行政权,甚至是财权,看起来和一方诸侯差不多。
看到这里我们能发现一件事,以唐朝当时的状况,藩镇的形成可以说是必然的,都是形势所迫。毕竟在募兵制退出历史舞台后,唐朝没更好的选择。而且以最初的状况来看,节度使制度虽然形成了,但依然受制于中央。节度使是中央任命的,不管任职多久,中央都有权随时调动。而且即使节度使后来能做到世袭,但在财政上还是受制于中央。当然,很多节度使掌控地方行政权后也逐渐掌控了财权,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对中央的财政依赖还是比较大的。中央只要掌控了财权,节度使还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这一点是中央掌控节度使得关键。
不仅如此,各节度使掌控的兵力并不是非常多。比如安西节度、北庭节度掌控的军队只有2.4万人,岭南五府经略掌控的军队只有1.5万人左右,掌控军队最多的范阳节度有9.1万左右。唐玄宗时期一共有10个节度使,掌控的军队加起来为48.7万左右。看起来数量很多,但他们并不是一条心,这里面绝大多数节度使都对中央忠心耿耿。前面也说了,中央也有很多军队,这些称为禁军。禁军的战斗还是非常强的,有些战争并不是地方军是参与,而且中央禁军直接参与。之所以如此,就是害怕节度使军事扩张太快,不容易掌控。
在唐朝的调整下,节度使制度的弊端可以说几乎都解决了。虽然节度使能掌控军队和地方财政大权,但中央可以通过财政牢牢掌控节度使。而且在军事上,中央禁军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正常状况下,节度使对中央的威胁可以说非常小,利大于弊。也正因如此,唐朝才一直使用这个制度。
估计很多人会问,既然节度使制度利大于弊,唐朝也解决了这些弊端,那么安史之乱为何会出现呢?安史之乱之所以出现,并不是制度问题,而是和安禄山有关。安禄山的权力太大,他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平卢节度掌控3.75万军队,范阳节度掌控9.14万军队,河东节度掌控5.5万军队。就是说安禄山掌控的军队人数正常状况在18.39万,这个数量非常庞大。
虽然节度使在财政上受制于中央,但其军队战斗力很强。只要在短时间内占领其他地方,节度使就能解决财政问题。这样的话,安禄山就敢造反。18万多军队在对方毫无准备的请况下,短时间内占领其他地方,可以说是小意思。这也是安禄山敢造反的原因。
现在问题来了,唐朝为何要安禄山身兼这么多节度使,难道不知道危害大吗?唐朝确实知道这里面的危害,不过唐朝这样做也并不都是坏处,也有好处。安禄山身兼多职就意味着权力很大,在朝中影响很大。只要安禄山支持皇帝,那些世家大族还有反对中央政策的官员就不敢轻举妄动,安禄山对他们有很大的震慑作用。这对皇帝来说还是很好的,省去了很多麻烦。皇帝可以说也算是借刀杀人。而且唐朝中央还有人能限制安禄山,这也算是势力均衡,安禄山并不敢轻易乱来。
后来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安禄山不效忠皇帝了,而且唐朝当时并没有人能限制安禄山,安禄山这才有机会造反。这里面和李林甫的去世有直接关系。李林甫虽然不是忠臣,但足智多谋,安禄山在他面前并不敢乱来。不过他去世后,继任的杨国忠根本不是安禄山的对手。而且安禄山和太子关系不好,要是继续下去的话,太子登基后,安禄山肯定不好过。这样看,任何人坐在安禄山的位子上都会造反。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节度使制度出问题了,只能说用人出问题了。只要不让一人身兼多职,节度使制度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也正因如此,安史之乱后,唐朝一直使用节度使制度。而且这些节度使基本上都听从中央的。即使那些反对中央的节度使,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中央的法令还都是服从,能很好的运行下去。安史之乱后,反对中央的节度使并不是很多,对中央的威胁并不大。而且唐朝后来的灭亡与其说和节度使割据有关,倒不如说和中央的政策有关。由于皇帝昏庸导致黄巢起义,所以众多节度使才有机会再次割据。如果不是皇帝昏庸,这个制度还是能运行下去。
宋朝时,吸引了唐朝灭亡的教训。在军队上虽然是募兵制,但都收归中央,并不驻扎在地方。虽然没有出现藩镇割据问题,却导致军队战斗力锐减,而且给中央带来极大的财政负担。这也能说明,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在当时还是很实用的。其实在当时的状况下,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确实很难,毕竟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科技发展程度远远不及现在,制度出现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
参考资料:
《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