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孙中山遗体处理: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吊唁结束移交中山陵
更新时间:2022-04-28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孙中山先生第一次举起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因而,当孙中山先生猝然离世,全国上下都陷入了悲痛之中,随后,如何处理孙中山先生的身后之事自然成为了重中之重。

其实,如何处理和安放孙中山先生的遗体,也经历了诸多波折,从最初的升降水晶棺供人瞻仰到现在的混凝土封固,期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出生于1866年,他原本在香港学医,但在认识到西方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企图和清政府的腐败之后,他比鲁迅更早认识到“学医不能救中国”,转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创建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随后,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我们所知道的“三民主义”。

在孙中山等人的努力下,革命力量不断壮大,同盟会也在中国各地组织武装起义,尽管起义多以失败告终,但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还是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极大震动。

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将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并最终在1911年10月10日,发动了武昌起义,革命党人以抢声为号,发动进攻,很快攻克总督府,并占领了武昌,在成功控制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号召各省民众响应起义。

在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就有15个省宣布TUO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随后,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正式结束,共和国终于在中国成立。孙中山又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虽然在1912年,孙中山先生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主张发起了两次北伐。

1922年,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斌刚开始筹备国民党改组工作。

1924年,孙中山先生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并通过黄埔军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但革命未成,孙中山先生就因为胆囊癌病危,在临终之前,孙中山立下三份遗嘱,分别交代了国事、家事和留给苏联最后的话。

在国事遗嘱中,孙中山留下了那句著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希望“凡我同志”继续按照《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实现革命目的,废除列强迫使我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而在家事遗嘱中,孙中山仅表示将自己不多的遗产均交给妻子宋庆龄,并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自立自爱。

在《致苏联遗书》中,孙中山表达了对苏共的赞赏,并希望苏联和中国能够携手并进、取得胜利。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癌症在北京离世,举国悲痛,苏联也发来唁电表达了沉痛的悼念之请,此刻,孙中山先生的治丧事宜也就此被提上了日程。

举国悼念,玻璃棺椁供人瞻仰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不少人认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象征,意义非凡,应当将他的遗体永久保存,以便后人瞻仰,另外也可使人们不忘辛亥革命。

1924年逝世的列宁,其遗体也被防腐处理后保存在水晶棺内供人民瞻仰,因而要将孙中山的遗体永久保存,似乎也并非是什么“非分”的要求。

于是,人们先将孙中山先生的遗体首先被送到北京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此刻,人们为孙中山先生准备的殓服是一套民国大礼服,包括衬衣、礼服、礼帽以及一双尖头皮鞋。

而为了长久保存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并方便群众瞻仰,人们特意从苏联购置了水晶棺椁。可这副水晶棺在运往中国的路上意外破损,无法使用,迫于无奈之下,人们又再次从苏联订购了一个更加结实的玻璃盖钢棺。

可这副棺材运到后,专家又发现了问题,由于棺材所用的玻璃太薄,加上钢材是金属导热材料,很容易让棺木内的温度急剧升高,不利于孙中山先生遗体的长期保存。

而且,棺材的尺寸太小,也不方便将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安放入内。

无奈之下,人们只能再次挑选其他棺木,在经挑细选之下,大家选定了一个美式的楠木玻璃棺材,这才解决了遗体安放的问题。

安放好遗体后,全国上下为孙中山先生举行了国葬和盛大的悼念仪式,这是民国时期唯一一次国葬,拍板决定的人是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执政的段祺瑞。

国葬仪式定在北京中央公园的社稷坛举行,按照传统习俗,前往社稷坛的路上,需要有人为孙中山先生抬棺。

孙中山先生一代伟人,为他抬棺的自然也是身份不凡,资料显示,当时,抬棺之人被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汪经卫、宋子文为代表,第二组以李大钊、于右任为代表,第三组则以林伯渠、李烈钧等人为代表。

这些人在当时都是足以“呼风唤雨”的人物,似乎也代表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同方向,只是在那一刻,三组人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安葬孙中山。

在众人的簇拥下,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一路向中央公园缓缓前行,道路两旁则站着闻讯赶来的人民群众,12万群众低声哭泣,为一位伟人的离世而感到悲痛。

告别仪式持续一周,全国各地不仅降半旗致哀,还纷纷举行了哀悼孙中山先生的仪式。在这一周里,更是有76万各界人士、人民群众前往社稷坛吊丧,挽联、花圈不计其数。

虽然说国葬是中华民国政府举行的,而且民国政府内部对此也颇有分歧,但这些自发前来凭吊的群众、社会人士却都是发自真心,因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他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在国葬礼举行完毕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起安葬孙中山先生的相关事宜。为了筹备安葬事宜,国民政府成立了以张静江、汪经卫、林森、于右任等12人为成员的葬事筹备委员会。

因为根据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他希望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于是,葬事筹备委员会就先将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暂厝于北京象山碧云寺内,再赶赴紫金山选择墓址。

紫金山,是孙中山早已“相中”的宝地,一方面他认为这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地,“可不忘辛亥革命”;另外一方面,早在1912年时,孙中山先生曾在紫金山打猎,那时候,他就觉得紫金山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雄伟,是一块“风水宝地”,曾对胡汉民说,希望辞世之后能够安葬在这里。

4月21日,宋庆龄等人在上午出席了南京各界追悼孙中山的大会之后,下午就赶往紫金山挑选墓地。

他们先去了虎山,发现这里地势较低,不宜作为墓址,又继续向东寻找,可当天仍未能作出决定。

第二天,宋庆龄等人再次前往紫金山,宋庆龄提出墓址不宜悬在山顶,应该建在南坡平阳处,随后,葬事筹备委员会确定紫金山中茅山坡为墓址所在地,准备兴修陵墓后,再将孙中山先生安葬于此。

兴建中山陵,混凝土永久封固

兴建中山陵是一件大事,葬事筹备委员会共开了近70次会议,来决定孙中山先生葬事经费如何筹集、中山陵设计成什么样、由谁承包建设、如何将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迎归南京安葬等。

中山陵并不是民国政府指定谁设计的,而是通过悬赏征集而来的。

1925年5月15日,葬事筹备委员会发布悬赏征集公告,以总额5000元的奖金悬赏中山陵设计图纸,要求陵墓既要体现“特殊与纪念之新质”,又要便于公众入内瞻仰,还要有可站立5万人的空地来举行大型纪念活动。

而且,葬事筹备委员会还要求祭堂以中国古式风格建造,并且还要建造得坚固美观、简朴庄严。

一开始,悬赏征集定于8月31日截止,不过因为有众多海外华人也希望提供设计图纸,为孙中山先生出一份力,悬赏最终于 9月15日截止,共征集到40多份设计图案。

通过一系列的专家评选,并参考宋庆龄等人的意见后,吕彦直所设计的平面称警钟形的设计图获得大奖。

警钟有“唤醒民众”之意,而且整个祭堂外观庄严肃穆、建筑朴实坚固,既有西方建筑的经神,又有中国古代的建筑的经华,获得了一致好评。

于是,国民政府拨出30万元修建资金,并聘请吕彦直为中山陵总建筑师,负责中山陵的修建事宜。

1929年,中山陵一二期工程基本修建完毕,国民政府开始着手准备移灵事宜,何应钦为“总理奉安迎柩总指挥”。

此时,虽然专职负责保卫孙中山遗体的小分队已经费尽心思,还将尸身藏于山洞之中以免孙中山的遗体遭到损伤。

但由于战乱频发,保存条件十分有限,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变SE,专家鉴定后,认为为了更好地保存孙中山先生的遗体,还是使用铜棺土葬为佳。

于是,人们又从美国订购了一副紫铜棺,重新将孙中山先生入殓,并在这次入殓时,将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大礼服改为了汉族民族服饰。

一切准备就绪,国民政府准备将孙中山先生灵柩从碧云寺移往南京。1929年5月26日,北平30多万群众专门赶来为孙中山先生送葬,据说,送葬的队伍绵延3公里之长。

而当初从苏联订购的玻璃钢棺也没有浪费,它被安放在香山碧云寺的孙中山纪念堂中,作为纪念新质的衣冠冢而存在。

5月28日,孙中山灵柩运抵南京,南京方面举行了三天公祭,由中央委员、各特任官轮流守灵,守灵22班后,国民政府在6月1日举行了奉安大典。

当天凌晨2时起,南京群众就已经前往迎榇大道迎接孙中山灵柩,路边站满了悲伤的群众,气氛庄严肃穆。

当天上午9:45,108名挑夫抬着孙中山灵柩攀上了中山陵的392级阶梯,40名乐队成员奏哀乐,引领着队伍前行。

当天上午10:08孙中山灵柩抵达祭堂,狮子山炮台鸣礼炮101响,全国民众默哀三分钟,在万众瞩目之下,宋庆龄率孙科夫妇等人亲手关闭墓门,奉安大典宣告完成。

只是,十分可惜的是,由于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已经出现了变SE的现象,原本设计的可升降、方便供人瞻仰的设计也不得不改为将棺椁存入陵园宝塔中,以混凝土进行封固,从此以后,人们再也无法瞻仰孙中山先生的仪容。

不过,民国政府还在棺椁的上方,雕刻了一座孙中山先生卧像,供人瞻仰,以寄哀思。

但这么一来,其实政治意义更大于现实意义了,只是为了孙中山先生遗体的完好,也许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在1929年移灵之时,中山陵并未彻底完成,而且中山陵的总设计师吕彦直也已经因为积劳成疾离世,陵墓未竟的工程是由吕彦直的挚友按照其生前设计出的图纸继续完工的。

1931年底,中山陵第三期工程,包括牌坊、陵门、碑亭、大围墙等建筑终于彻底竣工完成,这宣告着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的彻底竣工。

不过,在战争期间,中山陵曾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有记录显示,除陵墓主体和大部分纪念建筑损坏轻微外,其余房屋、道路、林木等损坏十分严重。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山陵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专门拨款100万元全面维修中山陵,以示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

现在,中山陵为国家5A级景区,每年仍有无数人前往凭吊,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

  • 上一篇:重磅!上官婉儿墓志首次公开展出
  • 下一篇:没有了
  • 关键词:孙中山,遗体,处理,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林诣彬宣布不再执导《速10》 以制片人身份参与
  • 从8.9分到9.1分,她讲的就是生活
  • 单纯快乐心思简单,心里总是藏不住事的几大星座,天真又善良
  • 2022年摩羯座全年运势解析
  • 《三国请回答!崩坏的三国演义》近期必追好文,越看越上头
  • 卖草鞋的刘备,为什么能实现逆袭?请先看看他失败了多少次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