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爵是中国封建时代君权分配的重要表现形式。爵位的加封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拟定字号,其背后偷露的政治信号往往有着更深层的寓意。例如地位最尊贵的王爵,在爵位加封的时候,字眼上也会有着一些细微的差别——有的封号是一个字的,有的是二字的,别看字数差得不多,实际的地位和权力差距却很大。
一字王与二字王,这两者都是王爵,它们的差异从何而来?王爵的加封又遵循着什么样的标准呢?
一、历史上王爵的演变历程——从实权到荣誉称号
与"王"这个称号以及爵位概念有关的故事要从西周说起。早在西周实行分封制时,就设置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作为对皇族以及有功之臣的封赐。后来的战国时期,周朝名存实亡,天下实际被七国所控制,此时,原先爵位封号显然已满足不了七国国君的野心。但碍于周天子的名号,七国国君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称王,但此时的王并不同于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爵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西汉建国后,刘邦正式设置王爵爵位来对共同打下天下的功臣们进行犒赏,但很快,功臣们都遭受了被刘邦给诛杀的无妄之灾。至此,刘邦杀白马而立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从今往后,王爵的爵位仅允许皇族成员受封。当时也曾出现过常山王,楚王这些一字,二字形式的王,不过这些王爵都是属于分封国的国王,也不算真正的爵位。
晋朝开始对王爵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了亲王和郡王。随着原本的分封土地制度被废黜,王爵的新质从此发生了转变,获封爵位的人初步符合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王爵概念。
经历南北朝之后,王爵制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之前,王都有自己的领地,王号名称所对应的就是他们的封地。比如,晋王的封地会在山西;而秦王的封地则是在陕西,渤海王的封地则对应渤海郡。晋朝之后废除了这种分封制度,可还是给了这些爵位拥有者官职和实权。而隋唐时期的王,基本上就等于赐予宗室成员的纯荣誉称号了。
隋唐之后,不止皇室和宗室成员,一些功臣也能够得到王爵。在唐朝,还出现了一种三字王,不同的是,这种三字王的封号前面都有着一个"嗣"字,表示继承的意思。在唐代,一般在老王爷死后,他的儿子会继承他的爵位。这类的三字王,等级在二字郡王之上,不过在宋代之后,这个制度也被废黜了。
后来,为了要避免宗室势力无限扩张,明清时期针对王爵授予出现了一种考勤制度。因为亲王遵循世袭制度,可接受爵位的这些宗室子弟可能才华中庸,还可能做事错漏百出,于是考勤的必要新就自此彰显出了。
在这些面向宗室的考核中,不符合标准的人无法继承之前的亲王爵位,并且爵位会代代下降。在清朝后,王爵的封号不再采用古代诸侯国号、地名来称呼王,转为由皇帝选择一些吉祥的字作为王号。
二、不同等级王爵间荣誉的差距体现
隋唐之后,王爵的封地被取缔,爵位仅仅是荣誉称号的代名词,昭示着皇帝对王爵的宠爱和重视程度,也寓示着王爵代表的这一族系的整体地位如何。因此在此之后王爵的等级差距将更大地体现在荣誉感上,并以此为基准把等级差距扩散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
古代的爵位制度从实行上就可称得上是繁文缛节,以宋朝为例,在宋朝的时候特别规定了封号的三个等级。单单是一字王,王爵的封号来源就分成了大国,次国,小国三个等级。
其中,大国主要有秦、齐、魏、燕、楚、鲁、陈、吴、越、夏、商、周、汉、唐、徐、冀、雍、扬、益、镇、邓、邠、兖、荆、郓、凉这些国号。原本"晋"也在其中,但由于赵光义以晋王身份登基,所以晋国不再作为封国。
次国主要有卫、郑、蔡、许、代、瀛、岐、随、邢、泾、广、福、华、宿、密、苏、相等等。小国的名号就更不胜枚举。这个时候,针对一字王的封国已经明文规定了大小之别,更不要提"二字王"的命名之细琐了。
"一字王"与"二字王"的等级差距体现在荣誉感上是十分明显的。举例来说,作为不重要的关系疏离的宗室成员,"一字王"的头衔只能是可望不可即的花环,若想振兴家族的枝系,除了要与皇帝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还要尽可能多地建立功绩。
除了等级和荣誉的差距外,这两类王在待遇上也有着一些差距,每月皇室都要为王爵们发俸,一字王的薪俸也要远远多于二字王;在一些重大的礼仪场所,一字王身居高位、座位靠前,而二字王就要坐得偏后;商议国家大事时,亲王的参与度也要高于郡王,两者的差距从这些方面都有所体现。
三、 为何"一字王"比"二字王"等级更高
自从西晋的时候,就有了所谓"一字王"与"二字王"的划分,一字王就是最为尊贵的一类,不过晋朝对于字样的控制并不非常严格,一字与二字的权力没有太大的差距。
从隋唐开始,一字王与二字王更是有了明确的划分,一字王通常是最高荣誉的代表,而二字王的等级要次于一字王,其划分标准如上文所述,在各朝代也有所差异。那么,为什么"一字王"地位要比"二字王"高呢?
(一)国土有别,字数象征意义不同
在分封的时候,常常是使用春秋战国时候的国名来划分,譬如皇帝之子通常被封为亲王,其封号一般为大国的国名,其中以秦,楚,晋,齐四国的王最为尊贵。由于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晋王是亲王中最尊贵的王爵,往往晋王会被指定为王位的继承人。
还有一类特殊的二字王,虽然封号字数是二字,但是封号的来源也是来自当时的一些封国的国名,因此像中山王这类的王爵也是属于一字王。一字王的封号由强盛国家的国名而来,地位之尊崇以及王权的倾向明晰可见。
说回二字王,二字王又称为郡王,一般是以郡县名为号,比如"常山王、渤海王"等等,这类王爵的封号主要是根据具体的地名来赐予的,一般代表的领土范围都较小,单单从名字上就可以感受到等级的差距。比如二字王中一个代表的名称是成都王,可一字王在用此地作为封号时则是称蜀王,二字王的封号与之相比,在气势的主观感受上就分出了高低。
(二)亲疏有别,受封对象不同
在隋唐时期,"一字王"与"二字王"的地位差异渐渐拉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封对象的不同。封建时代的皇帝作为九五之尊,集权的理念贯彻始终,分封也是分权的一种体现,自然要落实到最亲近的人身上去,例如皇帝的儿子和亲兄弟一般都被封为象征更高等级的爵位,而宗室子弟和一些功臣、外臣而只能受封等级略低的爵位。
当然,二字王往往是授予外臣,因为皇帝是不太请愿给臣子封王的。爵位的授予也是亲疏有别,因此一字王与二字王的区别,不单单是荣誉和待遇的差别,还体现着古代皇权统治的集权的一贯思想。
(三)能者多赏,对王朝贡献度不同
王爵的称号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王由于自己犯下了错误,被剥夺了亲王的称号,结果成为了二字郡王。在清朝,由于考勤制度的推行,许多皇帝的亲生子嗣都不能生而获封,只有通过后天不懈的努力投身国家的建设,才可能受封爵位乃至高等爵位。
清朝对于王爵的管理非常严格,宗室里面有着严格的升降体系,不过尽管如此,清朝也设定了更高级别的八大铁帽子王,他们都是钦定的身份最为尊贵的亲王,在朝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甚至到后来接管了军机处的部分要务,可谓功劳赫赫。
综上所述,"一字王"相较"二字王"更高的地位体现在了封号背后的象征意义的差别,而真正导致封爵荣誉上的待遇差别的原因则是受封者本身的身份地位高低以及对国家贡献的大小。
在封建时代如此严格的封爵制度下,无论是一字王还是二字王,王爵的权力一步步被削减,最终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控制下。如封地的消减,实权的丧失都是为了皇权集中的最终目的而服务,所谓的荣誉上的差距也是变相巩固皇权的刺机手段。
结语:
王爵的封赐制度从远古的西周一步步改变、完善最终演变到后来的清朝形态,体现了明显的荣誉差距。"一字王"与"二字王"的分封标准在于分封对象的关系亲疏以及功劳大小,并用象征国名与地名的封号加以规范。当然,无论是怎样的分封制度,都是为进一步巩固皇权作用的,体现了皇帝对王权的规划愈加清晰。"一字王"与"二字王"出现的目的则为皇权的具体化表现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