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的秦国名将辈出。其中,声名赫赫的战国四大名将(王翦、白起、廉颇、李牧)仅秦国就占去了两位。这两位,一位是堪称“杀神”的白起,另一位则是拥兵60万,帮助秦始皇夷平六国,横扫八荒,最终实现一统万里江山的“战神”王翦。特别是王翦,一些人不免会生起这样的疑问:既然,秦始皇拥有王翦这么厉害的角SE,他能帮秦始皇统一天下,却为何在大秦即将灭亡时不见他出来挽救大秦于危亡呢?
▲ “战神”王翦
对于这个问题,从历史的各方角度来讲,不论王翦属于什么请况,其实,王翦都是无法充当大秦帝国的 “救世主”。
历史时间的不对等:秦朝灭亡晚于王翦卒亡
从历史角度考证,王翦虽然生年不详,但卒于公元前208年却没有争议。而秦朝的建立时间是在公元前221年,灭亡时间是在公元前207年。也就是说,在秦朝灭亡之前王翦实际已经不在人世了,自然无谈可救秦朝之事。
▲ 秦始皇
历史事件的无关新: 秦统一天下后 王翦急流知勇退远离朝纲
王翦与大将白起不同的是,他不但机智善战,却更加深谙“急流知勇退”之政道。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帮助秦始皇打平天下的王翦,他并没有居功自傲的继续留下来帮助秦始皇辅政并巩固国家根基,而是在帮秦始皇打完“攻灭楚国”的最后一战后,向秦始皇“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也就是说他向秦始皇索要了一大堆的美田良宅后便告老还乡,安度晚年去了。直至所终。
▲ 王翦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战“攻灭楚国”
当然,王翦向秦始皇索要这些,并非真的是因为自新贪婪那些田和宅,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秦始皇不对自己有猜疑之心,不认为自己会有勃勃的野心。也只有这样,方才能保得自身晚年身安无横祸。须知,王翦可是一个很能带兵的人,在任期上,曾经秦国60万的兵马掌握在其一人手上,这在秦始皇心中安能不惧。
历史时代使命的异同:从“打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 秦亡并非缺乏王翦式猛将
古人常说“创业更比守业难”,会打江山的人并不见得会守江山。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打下一片疆土最终没能守住结果拱手让人的例子并不少见。这一现象说明了,“打天下”与“治天下”所运用的思路方法自然不会等同。尤其是治天下,更加考验的是统治者在治国方略上的“得人心”的治心之功,而非一味的穷兵黩武。
▲ 王翦之孙——秦将王离
因此,纵然王翦在世,而且不隐退,那么作为战神王翦,纵然他在指挥军队作战、保家卫国、抵御敌人入侵上很是了得。但是“战神”未必就是“治神”,也未必可以充当“治神”。而且秦国之亡,并非是因为缺乏武将,比如名将王翦之孙王离,以及章邯当时都在秦军之中,但同样无法阻止声势浩大的秦末农民大起义。
那秦国因何而亡?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其一、
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制度虽然比之前的分封制先进但却不知道变通,体制的固化,导致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误时间被B反。
▲ 秦末农民起义
其二、
秦朝暴政日久,统治者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人们徭役苛捐杂税不堪重负,人民处于持续的水深火热与强压之中,为生计所迫而不得不反。
▲ 修筑万里长城 劳民伤财
其三、
秦朝内部,先前六国旧的贵族势力对分封制始终心存幻想,由此滋生的内部矛盾得不到有效的化解,使得朝廷内部各势力之间为了彼此的利益而明争暗斗,人心各怀鬼胎,内部力量的不统一,加速了秦朝走向衰弱的命运。
▲ 章邯因惧怕赵高等人迫害 率二十万秦军经锐投降
结语:
总体来说,来自秦朝在治国理政以及国家体制上延伸的种种弊端,别说王翦管不上,纵然王翦在世也可以管得上,也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很能打天下的神武将军,而就可以很顺利的摆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安治天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