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香文化当然也是一种国风,你觉得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香文化?
吴兆丰:应该让传统的香文化更符合当代的审美,更适应当代使用的请境,这样才能促进香文化的复兴。我设计的一款电子香炉,获得了银奖。其原理就是,将香饼置于电子香炉上,施以100℃到150℃的低温加热,让香饼自然散发香气,并不产生烟尘。这个设计就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用香的请境。
■08
青年设计师吴兆丰把香佩做成了发簪,这一别出心裁的创意最近引爆了香圈,让很多年轻女子大大增强了对香文化的亲近感。在吴兆丰看来,包括香饰在内的任何国风,都应该跟上时代,唯有如此,国风才能长久。
青年报记者郦亮
突破传统把香佩做成发簪
所谓“香佩”起码北宋就有,而且都是“以青丝贯之,佩于颈”,是真正的挂饰。但是在吴兆丰看来,香佩挂了那么久,应该换个花样了。
在近期“造物鼎新”第二届“申香杯”香饰设计大赛上,生于1997年的设计师吴兆丰的一枚“政和龙涎香佩发簪”一举夺得一等奖。这是上海香饰设计领域比较权威的奖项,青年设计师摘奖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这确实代表着一代青年设计师对于传统香道发展到今天所需进行变革的最新思考。
其实对于香具而言,龙涎香佩并不十分新奇。吴兆丰告诉记者,他的作品灵感来源于《铁围山丛谈》对北宋大臣自制龙涎香佩的描述,“金玉B,而以青丝贯之,佩于颈,时于衣领间摩挲以相示,坐此遂作佩香焉。”从这段文字来看,所谓“香佩”起码北宋就有,而且都是“以青丝贯之,佩于颈”,是真正的挂饰。但是在吴兆丰看来,香佩挂了那么久,应该换个花样了。
吴兆丰把做了一千多年挂饰的香佩,变成了发簪。这个香饰释放香气的原理还是一样的,就是在一个空间里嵌入香饼,使所到之处都散发着幽香,只是不再是挂在胸前的香佩,而是贯串于秀发的发簪了。吴兆丰的这一奇思妙想,让很多现代女新对传统香文化大大增加了亲近感。一时间发簪香佩流行于世,很多人都觉得过去渐行渐远的香文化,似乎因为一枚发簪而复活了。
要让香文化贴近当代审美
应该让传统的香文化更符合当代的审美,更适应当代使用的请境,这样才能促进香文化的复兴。
青年报:香文化当然也是一种国风,你觉得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香文化?
吴兆丰:应该让传统的香文化更符合当代的审美,更适应当代使用的请境,这样才能促进香文化的复兴。我设计的一款电子香炉,获得了银奖。其原理就是,将香饼置于电子香炉上,施以100℃到150℃的低温加热,让香饼自然散发香气,并不产生烟尘。这个设计就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用香的请境。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