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柱从牙本质和牙釉质的分界面,即牙本质釉质界(dentinoenameljunction,简称DEJ),出发并贯穿至牙表面,但釉柱生长的行程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l/3的釉柱较直,称直釉;而靠内2/3的较弯曲,称绞釉(gnarledenamel)——尤其在切缘/牙尖部位,釉柱绞绕弯曲的请况更显著。
因此若只从形态层面讲,称绞釉为“釉条”似乎更妥当。(本文所用的几处示意图中,釉柱看起来好像全程都是直线,然而这并非真实请况。)
显微镜下的绞釉[7]
另一方面,牙釉质不同部位的釉柱排列方式不尽相同。例如牙齿窝沟区域的釉柱是从DEJ出发,向窝沟底部集中,呈聚拢状;而靠近牙颈部的釉柱则大多水平排列。
不同区域釉柱的不同排列方式丨作者供图
大致了解牙釉质内部结构以后,我们似乎可以做出这样的概括:口腔珐琅的形成过程,就是以牙本质作胎体,向外生长无数条紧密排列的釉柱的过程。
而现在的问题是——
普通珐琅的核心工艺是制釉、上釉、烧结这三大步,其中烧结的目的是让本为涂料形态的珐琅借助高温熔融并二次结晶,成为高质量晶体形态的珐琅层,同时与胎体紧密结合。
而在口腔珐琅中,作为釉料的羟基磷灰石从何而来呢?这些原料又是如何在无高温的请况下就长成晶体的呢?微晶为什么又会组成釉柱?这么多釉柱又为什么共同长成了牙釉质的独特结构形态?
全部问题的答案都在于成釉细胞——
没错,就是那些英文名叫“ameloblast”的神奇成釉细胞,那些扎根牙本质、仰望牙龈外的成釉细胞,那些能移动、善分泌、很“突出”的成釉细胞,那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成釉细胞。
筑釉神技
当看到学者手绘的成釉细胞示意图时,多数外行很难相信这些用细腻笔触勾勒的粗粝图案会是细胞。
因为它们呈又细又长的柱状,横截面为六边形,而且相邻细胞无缝贴合,平行而立,这与我们印象里的细胞造型相差悬殊。
这些细胞“柱”的前身其实是短粗型的块状(在英文里可用“cuboidal”来形容),通过分化才长成了瘦高个儿。当然,关于它们此前如何猥琐发育,如何在牙本质界面上安营扎寨,如何做好“制釉”和“上釉”前的准备工作,纷繁往事暂且不表。
成釉细胞结构示意图[8]